back_img

古离别

[南北朝]江淹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古离别译文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心爱的人要到雁门关外很远的地方去了,我们只有无奈地道别。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天上的黄云遮蔽了千里,地上的尘埃与黄云相接,天空也暗了下来,到远方去的游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时间又过了这么久,想起当时送心爱的人远去的情景,是多么清晰啊,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可是如今,已经到了深秋,檐前的露已经凝结成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蕙草虽然凋零了,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我担忧的是远方的爱人,不知他在外是否饱暖。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爱人远在天涯,我们长年分别。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团枝。

但愿时而看见自己的容颜,还是像琼团枝一样洁丽。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但愿能像菟丝和水萍一样,有所寄托,与爱人的感情也能始终不渝。
展开
收起

古离别注解

1
蕙草:一种香草。
2
颜色:表情,神色。
3
琼树枝:这里指女子洁丽的容颜。
4
寄:寄托。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江淹

江淹[南北朝]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刘太尉琨伤乱》
    皇晋遘阳九,天下横氛雾。
    秦赵值薄蚀,幽并逢虎据。
    伊余荷宠灵,感激徇驰骛。
    虽无六奇术,冀与张韩遇。
    宁戚叩角歌,桓公遭乃举。
    荀息冒险难,实以忠贞故。
    空令日月逝,愧无古人度。
    饮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
    千里何萧条,白日隐寒树。
    投袂既愤懑,抚枕怀百虑。
    功名惜未立,玄发已改素。
    时哉苟有会,治乱惟冥数。
  • 《杂三言访道经》
    百学兮异文。
    锦派兮绮分。
    珍君之言兮皦无际。
    悦子之道兮逈不羣。
    澹深韵于白水。
    俨高意于浮云。
    轨贤豪于后学。
    轶望识于前文。
    兹道兮可传。
    可传兮皓然。
    挟兹心兮赴绝国。
    怀此书兮坐空山。
    空山隐辚兮穷翠崿。
    水散漫兮涵素壑。
    海外阴兮气昙昙。
    江上月兮光灼灼。
    东南出兮是一山。
    西北来兮乃双鹤。
    池中莲兮十色红。
    窗前树兮万叶落。
    四壁深兮乃深{氵寥}。
    左右虚兮如寂寞。
    寂寞兮山室。
    德经兮道{失/衣}。
    荡魂兮刷气。
    掩忧兮静疾。
    信若人兮先觉。
    聊与子兮如一。
  • 《悼室人诗》
    神女色姱丽。
    乃出巫山湄。
    逶迤罗袂下。
    鄣日望所思。
    佳人独不然。
    户牖绝锦綦。
    感此增婵娟。
    屑屑涕自滋。
    清光澹且减。
    低意守空帷。
  • 《刘仆射东山集学骚》
    含秋一顾。
    眇然山中。
    檀栾循。
    便娟来风。
    木瑟瑟兮气芬蒀。
    石戋戋兮水成文。
    擿江崖之素草。
    窥海岫之青云。
    愿芙蓉兮未晦。
    遵江波兮待君。
  • 《杂三言镜论语》
    巡青史之残诰。
    览朱管之遗册。
    惟鲁滨之一叟。
    信衔道而探寂。
    世艰险而多阻。
    君英明而不革。
    讲业兮齐卫。
    论精兮汴泗。
    子之说兮义已秘。
    成贾郑之雄理。
    可黄何之壮思。
    惜古人之取才。
    瞰青云而靖意。
    意恬怅兮有端。
    才嶒峻兮可观。
    宪妫禹而折法。
    袭仁谊而求安。
    不嬿婉于戚施。
    宁踸踔于马兰。
    俾后生之庶士。
    鉴明德之景翰。
    惟山中兮寂寞。
    沉忧思兮无从。
    石红青兮百叠。
    山浓淡兮万重。
    日下兮。
    月出兮铜峯。
    竹色兮拂户。
    水气兮绕窗。
    味哲人之遗珍。
    折片句兮忘老。
    嘉石门之埋名。
    怜柳子之沉道。
    书吴伯于衣袖。
    镂颜子于心抱。
    筹出处之叔仲。
    酌言默之多少。
    若妙行与上灵。
    非积学之所绍。
    至游夏以升降。
    幸砥心而勿夭。

猜你喜欢

  • 《和纪参军服散得益诗》
    谢朓谢朓〔南北朝〕
    金液称九转。
    西山歌五色。
    炼质乃排云。
    濯景终不测。
    云英谁可饵。
    且驻羲和力。
    能令长卿卧。
    暂故遇真识。
  • 《学刘公干体诗》
    鲍照鲍照〔南北朝〕
    白日正中时。
    天下共明光。
    北园有细草。
    当昼正含霜。
    乖荣顿如此。
    何用独芬芳。
    抽琴为尔歌。
    弦断不成章。
  • 《和萧东阳祀七里庙诗》
    萧纲萧纲〔南北朝〕
    万里实幽宗,三神亦天构。
    岂谓木石精,斯乃山川守。
    远来太白旗,遥徵青鸟候。
    以兹敬弗怠,方知教应富。
  • 《相送联句·昔共入门笑》
    何逊何逊〔南北朝〕
    昔共入门笑。
    今成送别悲。
    君还旧聚处。
    为我一嚬眉。
    于今还促膝。
    自此客江湄。
    愿子俱停驾。
    看我独解维。
  • 《道士步虚词·东明九芝盖》
    庾信庾信〔南北朝〕
    东明九芝盖。
    北烛五云车。
    飘飖入倒景。
    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溜。
    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
    齐侯问枣花。
    上元应送酒。
    来向蔡经家。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