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列子引古语

[先秦]佚名

生相怜。
死相捐。
人不婚宦。
情欲失半。
人不衣食。
君臣道息。

列子引古语译文

  • 《观别者》
    青青杨柳陌。
    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
    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
    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
    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
    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
    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
    时见起行尘。
    吾(一作余)亦辞家久(一作者)。
    看之泪满巾。
  • 《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
    唐人作诗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
    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 《五十言怀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 《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猜你喜欢

  • 《后汉书引逸诗》
    先秦无名〔先秦〕
    皎皎练丝。
    在所染之。
  • 《复斋奚左藏挂冠》
    庄子庄子〔先秦〕
    趁得身轻便挂冠,翩翩出岫白云闲。
    村疏一日是两日,心广半间如万间。
    聊把大门标俗子,别开荒径友佳山。
    羲皇向上多馀地,时对清风一破颜。
  • 《驹支不屈于晋》
    左丘明左丘明〔先秦〕
    会于向,将执戎子驹支。
    范宣子亲数诸朝。
    曰:
    “来,姜戎氏。
    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
    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
    诘朝之事,尔无与焉!
    与,将执女。
    ”  对曰:
    “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
    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
    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肴之师。
    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
    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
    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肴志也,岂敢离逷?
    令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
    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
    不与于会,亦无瞢焉。
    ”赋《青蝇》而退。
      宣子辞焉,使即事于会,成恺悌也。
  • 《申包胥歌》
    佚名佚名〔先秦〕
    吴为无道。
    封豕长蛇。
    以食上国。
    欲有天下。
    政从楚起。
    寡君出自草泽。
    使来告急。
  • 《谏逐客书》
    李斯李斯〔先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
    犀象之器,不为玩好;
    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