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代]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少年游·并刀如水译文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并州产的刀子锋利如水,吴地产的盐粒洁白如雪,女子的纤纤细手剥开新产的熟橙。锦制的帷帐中刚刚变暖,兽形的香炉中烟气不断,二人相对着把笙调弄。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女子低声地探问情人:今夜您到哪里去住宿?时候已经不早了,城上已报三更。外面寒风凛冽,路上寒霜浓重马易打滑,不如不要走了,街上已经少有人行走!

少年游·并刀如水注解

1
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
2
如水:形容剪刀的锋利。
3
吴盐:吴地所出产的洁白细盐。
4
幄:帐。
5
兽烟:兽形香炉中升起的细烟。
6
谁行:谁那里。
7
马滑霜浓:路上寒霜浓重马易打滑。
8
直是:就是这首词乃感旧之作。
展开
收起

少年游·并刀如水背景

关于这首词有一则本事:“道君(徽宗)幸李师师家,偶周邦彦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床下。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遂与师师谑语,邦彦悉闻之,隐括成《少年游》云。”(张端义《贵耳集》)这个故事说:宋徽宗赵佶慕名李师师,一次微行到李师师家中,恰好周邦彦已经先在李师师家,突然听说皇帝大驾光临,惊惶中急忙藏到床下。赵佶自己带了一颗新鲜橙子,说是从江南刚刚进贡来的,于是与李师师戏谑调情,躲在床下的周邦彦全听到了。于是他将这段见闻填成这首《少年游》。

少年游·并刀如水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女子特有口吻惟妙惟肖的刻画,曲折深微的写出对象的细微心理状态,追述作者自己在秦楼楚馆中的经历,大有呼之欲出之概。

上片以男方的视角写美人的热情待客,抒发对女子情投意合的情感。“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这是富于暗示力的特写镜头。出现在观众眼前的,仅仅是两件简单的道具和女子一双纤手的微细动作,可那女子刻意讨好对方的隐微心理,已经为观众所觉察了。“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室内是暖烘烘的帏幕,刻着兽头的香炉(叶嘉莹:兽形的香)轻轻升起沉水的香烟。只有两个人相对坐着,女的正调弄着手里的笙,试试它的音响;男的显然也是精通音乐的,他从女的手中接过笙来,也试吹了几声,评论它的音色的音量,再请女的吹奏一支曲子。这里也仅仅用了三句话,而室内的气氛,两个人的情态,彼此的关系,男和女的身分,已经让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了。

下片以叙事的方式来抒情,改用女方的口吻来传情,有层次,有曲折,人物心情的宛曲,心理活动的幽微,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更是十分细腻逼真。低声问”一句直贯篇末。谁问?未明点。为何问?也未说明。“向谁行宿?”的文化自知是男子的告辞引起。写来空灵含蓄,挽留的意思全用“问”话出之,更有味。只说深夜“城上已三更”,路难“马滑霜浓”,“直是少人行”只说“不如休去”,表情措语,分寸掌握极好。词结束在“问”上,结束在期待的神情上,意味尤长。无限情景,都自先手破橙人口中说出,更不别作一语。意思幽微,篇章奇妙。

词中所写的男女之情,意态缠绵,恰到好处,可谓“傅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不沾半点恶俗气昧;又能语工意新。这种写生的技巧,用在散文方面已经不易着笔,用在诗词方面就更不容易了,单从技巧看,周邦彦实在是此中高手。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周邦彦

周邦彦[宋代]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拜星月慢》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
    水盼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
    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 《长相思》
    好风浮,晚雨收,林叶阴阴映鷁舟,斜阳明倚楼。
    黯凝眸,忆旧游,艇子扁舟来莫愁,石城风浪秋。
  • 《大酺春雨》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
    无奈向、兰成憔悴,乐广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
    夜游共谁秉烛?
  • 《氐州第一》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
    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
    官柳萧疏,甚尚挂微微残照?
    景物关情,川途换日,顿来催老。
    渐解狂朋欢意少,奈犹被思牵情绕。
    座上琴心,机中锦字,最觉萦怀抱。
    也知人悬望久,蔷薇谢、归来一笑。
    欲梦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晓。
     
  • 《点绛唇》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岐恨。

猜你喜欢

  • 《倦吟》
    宋伯仁宋伯仁〔宋代〕
    竞病推敲欲呕心,何如危坐拆桐阴。
    新蝉咽咽如人意,学我年来抱膝吟。
  • 《夏日寄朴翁朴时在灵隐》
    姜夔姜夔〔宋代〕
    风只松树枝,怀念松间友。
    云从北山来,令我屡回首。
    山灵夜放起,山雨侵人衣。
    遥知竹窗里,自吟新雨诗。
  • 《采桑子》
    晏几道晏几道〔宋代〕
    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
    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小来竹马同游客,惯听清歌。
    今日蹉跎,恼乱工夫晕翠蛾。
  • 《浣溪沙》
    李新李新〔宋代〕
    雨霁笼山碧破赊。
    小园围屋粉墙斜。
    朱门闲掩那人家。
    素腕拨香临宝砌,层波窥客擘轻纱。
    隔窗隐隐见簪花。
  • 《欢喜口号》
    黄彦平黄彦平〔宋代〕
    从来汉将说张韩,泗水流澌浴铁寒。
    待沂隋河趋洛口,却登灞岸复长安。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