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赠荷花译文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荷花与荷叶长久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真是让人愁苦至极。

赠荷花注解

1
不相伦:不相比较。意谓世人皆重花而轻叶。同等,同类。
2
金盆: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3
绿荷红菡萏:绿荷是指碧绿的荷叶。菡萏是指未开的荷花。
4
舒:形容荷叶的姿态。卷,卷缩。舒,伸展。
5
开合:形容荷花的姿态。开,开放。合,合拢。
6
天真:天然本性、不加雕饰的本来样子。
7
翠减红衰:翠者为叶,红者为花,翠减红衰言花叶凋零。指荷叶。指荷花。令人愁苦至极。
展开
收起

赠荷花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识中。便移栽金盆,倍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这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它而来,转写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开放闭合,种种风姿,天然无饰。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

最后两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如果说,前两句写荷花“任天真”,侧重表现共荣;那么,这两句的“长相映”,则主要表现同衰。这四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无才,而是没有知己者的力荐。他生存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之中,没有信任,没有依托,饱受奚落和排挤。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达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的含蓄委婉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初入武夷》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猜你喜欢

  • 《严公钓台作》
    顾况顾况〔唐代〕
    灵芝产遐方,威凤家重霄。
    严生何耿洁,托志肩夷巢。
    汉后虽则贵,子陵不知高。
    糠秕当世道,长揖夔龙朝。
    扫门彼何人,升降不同朝。
    舍舟遂长往,山谷多清飙。
  • 《送郑孝廉淮西觐省》
    皎然皎然〔唐代〕
    离袂翠华满,晨羞欲早行。
    春风生楚树,晓角发隋城。
    野霭湿衣彩,江鸿增客情。
    征途不用戒,坐见白波清。
  • 《谢朏小舆》
    孙元晏孙元晏〔唐代〕
    小舆升殿掌钧台,不免无憀却忆回。
    应恨被他何胤误,悔先容易出山来。
  • 《晴望九华山》
    杨鸿杨鸿〔唐代〕
    九华闲望簇清虚,气象群峰尽不如。
    惆怅都南挂冠吏,无人解向此山居。
  • 《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
    罗隐罗隐〔唐代〕
    璧池清秩访燕台,曾捧瀛洲札翰来。
    今日二难俱大夜, 当时三幅谩高才。
    戏悲槐市便便笥,狂忆樟亭满满杯。
    犹幸小兰同舍在,每因相见即衔哀。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