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清代]纳兰性德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
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译文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雕那辨香。

夜过残更,两人偎依庭院。燕子已在梁上栖息,墙壁也被月光染成银白色。花香阵降袭来,只是夜色昏暗,难以分辨发自哪雕花。一对爱侣完全沉浸在朦胧月色和温馨花香之中。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然而,此情此案,已成追忆。昔日恋人,如今两地零落,洽似一对分离的鸳鸯。在雨后微寒中追念旧情,就如同十一年前做了一个梦。梦中的甜蜜幸福,转眼间化为无奈与忧伤。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注解

1
谢家庭院:指南朝宋谢灵运家,灵运于会稽始宁县有依山傍水的庄园,后因用以代称贵族家园,亦指闺房。
2
残更: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时称残更。刻绘文采的屋梁。
3
银墙:月光下泛着银白颜色的墙壁。
4
歇:停止,停歇。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赏析

开篇所写到的谢家庭院,也是在隐喻这是在写当下的实景,可以看出,这是纳兰在怀念一段情缘。下片开始的那句“此情已自成追忆”,更是证明上片是属于追忆往昔的情感了,而最后一句更是点明了这段情感的时间,是发生在十一年前,如梦一场的时光令这段情感逐渐模糊,但并没有被遗忘。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开篇这句的意象,是纳兰常用的,尤其是“谢家”,所以,后人推断纳兰爱恋的这名女子一定是姓谢。不过真相是否果真如此,也只能留待猜测。从词句的字面来看,这首词写得十分华美动人,有种浓郁之美,短短十数字,就将思念者孤独寂寥的心态描写出来,而且还让人仿佛分辨不出,这个月光下的人,到底是被相思所苦的纳兰,还是偶尔神伤的自己。王维开创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一例,而纳兰的词中更是将诗画艺术发挥到了一个巅峰,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摹已经到丁人木三分的境地。

而后一句“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则是纳兰从元稹的《杂忆》中所改出的一句,虽然只是简单改过一个字,但整首词还是相得益彰的。元稹的诗是这样的:“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元稹是悼亡诗的高手,他的悼亡诗成就不在纳兰之下,而元稹本人也是多情之人,他存婚前和一个女子有过一段热恋,虽然没有结果,但元稹对那名女子很是看重。这首词便是为那名女子所做。上片先是写景色,后又引用前人怀念的旧文,都是要烘托自己内心的怀念。而到了下片,第一句便是“此情已自成追忆”,纳兰自己也明白,这份感情只可追忆,无法挽回,所以这句词既道出了纳兰的悲伤,也道出了世事的无常。

而后接着一句“零落鸳鸯”,则是引出了最后的结局“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往事已如烟散去,回忆空空,纳兰沉吟至此,才忽然觉出了雨夜后的微凉,他也觉察出,这十一年前的梦,早就该醒了。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菩萨蛮》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栾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 《采桑子》
    白衣裳凭朱栏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 《浪淘沙》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还惹思量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 《浣溪沙》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猜你喜欢

  • 《南河县尉王寅侯死贼诗》
    郑孝胥郑孝胥〔清代〕
    挺身追语贼,父弟得生全。
    尔辈可杀我,微官宁愧天。
    彭修今复见,赵孝世终传。
    高位多偷活,吾因表此贤。
  • 《忆王孙·游西施山》
    毛奇龄毛奇龄〔清代〕
    西施歌馆旧城东。
    画栋朱栏映碧空。
    花絮阴阴趁晚风。
    翠重重。
    石上胭脂堕雨红。
  • 《蕃女怨·美人楼上瞑未起》
    蒋春霖蒋春霖〔清代〕
    美人楼上瞑未起。
    楼下春水。
    碧鱼鳞,红燕尾。
    梦魂千里。
    去年杨柳已天涯。
    况杨花。
  • 《解语花·咏水仙同家弟作》
    曹贞吉曹贞吉〔清代〕
    镂冰作面,剪雪为衣,溪畔盈盈女。
    幽怀谁许。
    相逢处、翠袖低垂不语。
    淡黄眉妩。
    听子夜、歌残白纻。
    更难兼、并蒂连枝,姊妹还同侣。
    因念云迷洛浦。
    自陈王去后,离别酸楚。
    明珠翠羽。
    相迟误、脉脉此情尘土。
    花魂无主。
    抵多少、小窗微雨。
    愿年年、月白风清,仗东君留取。
  • 《自题霞川老屋图》
    李慈铭李慈铭〔清代〕
    我家世在城西居,翰林吴君为缋图。
    长安尘沙正眯眼,突兀忽见先人庐。
    二百年来有此屋,东南斜抱两河曲。
    城边绿树万家烟,桥畔朱楼百竿竹。
    横河北绝官渎流,烟波浩淼无春秋。
    鸥凫四散不知处,鸣榔往往闻渔舟。
    直河西接钱青水,迤逦长流百余里。
    估帆日夜排樯来,艳说霞川一湾绮。
    蓬莱驿路清风多,连云绰楔垂女萝。
    会龙尚记前朝事,卧虹不绝行人歌。
    先人辛苦一廛寄,旧德清门子孙庇。
    规制朴陋无敢增,宗族环居莫轻弃。
    幼骑竹马携短童,东眷西眷随所从。
    鹅鸭时闹比邻塾,纸鸢闲趁陂塘风。
    最忆读书一弓地,杨柳临池滴窗翠。
    拥卷随时倚树吟,洗研呼俦捉鱼戏。
    我生二十行适燕,沧海横溢无愚贤。
    马蕃亦逐贾区尽,桑柘一例随飞烟。
    归来城郭都非旧,到岸牵船暂相就。
    新丰门巷何处寻,安仁故第从谁售。
    海燕年年绕屋飞,梦中图画是耶非。
    多情惟有霞川水,日望行人万里归。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