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还家未久又离家

[现代]鲁迅

huánjiāwèijiǔyòujiā
xīnchóufēnwàijiā
jiādàowànzhūyángliǔshù
wàngzhōnghuàduànchánghuā
查看更多 ∨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还家未久又离家翻译

注释
“日暮”句:1898年, 鲁迅 初次离家去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时,曾作《戛剑生杂记》,记旅途的心情说:“行人于斜日将堕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必时时相语,谓今当至某处矣,此时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仰。故予有句云:日暮客愁集,烟深人语喧。皆所身历,非托诸空言也。”
断肠花:即秋海棠。《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即今秋海棠也。”这里借用断肠花来比杨柳,使人生出无限离愁。古人折柳赠别,因把杨柳和离愁连结在一起。《三辅黄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注释译文
旧家度假还没有多少时日,又要启程离开老家;当踏上夕阳西下的旅程,眷恋的愁绪又在心中萌发。
尽管一路上春风吹拂,一排排的杨柳绽出新芽;但我此时此刻看到它们,却幻化成绵延无尽的相思花。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鲁迅

鲁迅[近代]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赠邬其山》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 《湘灵歌》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 《无题二首》
    故乡黯黯锁玄云,皓齿吴娃唱柳枝。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
    皓齿吴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
    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
          ?
  • 《辛亥残秋偶作》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茫茫浓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 《无题》
    万家墨面没蒿菜,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猜你喜欢

  • 《金缕曲·接晨风兄平反书,感赋》
    刘永平刘永平〔现代〕
    梁月分明是。
    忆音容、离肠寸断,欲悲还喜。
    四十年来无信息,难卜浮沉生死。
    慨今世、无缘再会。
    只等泉台重把晤,待枫青、月黑陪知己。
    伤感事,总牢记。
    车尘席帽几时已。
    数生涯、餐毡穷塞,三千余里。
    归卧夷门花正好,仍伴荼蘼沉醉。
    似往日、驰骋文史。
    翘首中原无限路,任梦魂、先到汴京市。
    衷肠热,泪如水。
  • 《望江南·中秋好,难忘在高斋》
    叶恭绰叶恭绰〔现代〕
    中秋好,难忘在高斋。
    小阁天风环佩响,横江烟雨画图开。
    何减住蓬莱。
  • 《梅花小册·阴寒如刀夜镂冰》
    曹家达〔现代〕
    阴寒如刀夜镂冰,玄云抱月初生棱。
    长条不折野性崛,独鹤忽唳前山应。
  • 《风-尚未吹起》
    辛郁辛郁〔现代〕

    尚未吹起
    自一望无际的
    原野 这风尚未
    自芦笛的音孔中
    酿成

    在浓荫中 这风藏起
    它的身影 我的歌
    遂深深陷入
    一首若涩的诗的 核内

  • 《漓江·扑面奇峰叠嶂来》
    胡绳胡绳〔现代〕
    扑面奇峰叠嶂来,船行碧水画屏开。
    山灵为媚渡人意,故遣烟云绕半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