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九日感伤

[元代]戴良

chángniánjiǔbèibēiqiū
kuàngzàichánglóu
shǒuzhǒngbáiyángchǔshì
tóuzānhuángshēngxiū
yōuyōusuìyuèzhītiānlǎo
shānjuànyóu
zhīyǒuqīnshuānglèiyǎn
hánjiāngrěnshuǐdōngliú
查看更多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戴良

戴良[元代]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赠别吕用明》
    旅雁薄霄游,轻鸥掠水飞。
    相逢多间阻,所向有高卑。
    偶此风雨过,解后洲渚湄。
    翩翩形影乱,噭噭鸣声悲。
    日落水气寒,月高风景移。
    矰缴发中流,又复夜惊离。
    回翔空有志,栖宿定何时。
    飘飘天衢上,往慎子毛衣。
  • 《湖下对雨有怀天渊老禅》
    空蒙暗遥甸,渐沥响高树。
    乍萦林表来,复洒重湖去。
    潇潇孤兴发,望望寒川莫。
    念与道人期,云深不知处。
  • 《赠别祝彦明》
    怅望临荒蹊,驱驰骋遐步。
    江纡练月初,山标彩霞莫。
    天长路易迷,水深舟难渡。
    征人去不息,倦仆立相顾。
    此时悲送君,安能发不素?
  • 《宿高密》
    长途跋且涉,征车驰复息。
    晓旦发东胶,落景次高密。
    城居不几户,驿舍仅容膝。
    仆马立空旷,徒侣话曛黑。
    客情既牢落,世议复纷惑。
    前险虽幸过,后艰方未测。
    骨肉在远道,亲朋皆异域。
    纵云当别家,胡乃轻去国?
    明朝望乡处,呜咽泪沾臆!
  • 《送刘仲脩》
    名都郁佳丽,公室兼弘敞。
    缤纷集时彦,衮衮归世网。
    若人固忠勤,受命逾震荡。
    藩国简车徒,边亭巡境壤。
    道途邈以敻,山川修且广。
    月宵抱影息,霜晨流念往。
    仰看零露团,俯听悲风响。
    景物劳梦思,驱驰罢心赏。
    去水无回波,长途有徂鞅。
    临分恨莫留,搔首独长想。

猜你喜欢

  • 《题布袋和尚丰干禅师寒山拾得画卷》
    方回方回〔元代〕
    今有二异僧,一虎随之入城市,一曳布袋引群小儿,民间不鼎沸喧哄乎。
    以人情观之,书本相传如此,既未亲见,不可信也。
    惟寒山、拾得有道之士,实有其人,有其事,有其诗数十百篇。
    如秦楼有美女,杂佩何珊珊;
    鹦鹉花间养,琵琶月下禅;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
    未必常如此,芙蓉不耐寒。
    诗律精妙,尾句有开有阖。
    朱文公深赏之,愚亦赏之,故作如是题。
  • 《浣溪沙·夏日》
    〔元代〕
    帘卷薰风夏日长。
    幽庭脉脉橘花香。
    闲看稚子引鸳鸯。
    四月雨凉思御夹,三吴麦秀欲移秧。
    不知身在水云乡。
  • 《水龙吟·寄郭安道御史》
    张之翰张之翰〔元代〕
    一杯未尽分携,匆匆争似休相遇。
    方余病起,不禁同醉,只须将护。
    万里淮天,数行征雁,雨晴风住。
    趁瓜州古渡,东来潮水,便高卧、孤帆去。
    卧听江声如雨。
    渐消磨、满怀愁绪。
    丹青画出,金山烟塔,焦山霜树。
    如此江山,发挥正要,雄章奇句。
    仗何人唤取,青骢御史,看挥毫赋。
  • 《殿前欢·楚云闲》
    赵善庆赵善庆〔元代〕
    楚云闲,任他孤雁叫苍寒。
    去留舒卷无心惯,聚散之间。
    趁西风出远山,随急水流深涧,为暮雨迷霄汉。
    阳台事已,秦岭飞还。
  • 《九灵山房图》
    丁鹤年丁鹤年〔元代〕
    九灵别业何年到,聊作新图寄所思。
    幽谷白云晴窈窕,高檐翠树晓参差。
    辋川已入王维画,韦曲仍传杜甫诗。
    咫尺相望成万里,卧游心事许谁知。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