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橡媪叹

[唐代]皮日休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嚗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橡媪叹译文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秋意深沉,橡树结的果子早已熟透,一颗一颗散落在荒芜的山冈上。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一个驼背的,花白头发的老婆婆,一大清早就踩着冷冷的秋霜,在山坡上捡橡子。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老人家行动不便,手脚很不利索,整整一天,不过捡了一小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我问她:“老妈妈,你捡这些橡子做什么用?”她回答:“回去晒干,再蒸一蒸,用来做过冬的粮食。”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老人一家在山前本来有几亩稻田,今年收成不错,沉甸甸的稻穗香气袭人!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筐珰。

小心的收割、舂米,官家来收秋粮时,全部拿出来,一点也没有私留。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可是,为什么明明一石多的大米,官家的称量出来竟然只有五斗!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这些贪官污吏狡黠无耻,罪大恶极!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他们拿官粮来放私债,等连本带利收回,又放到官家的粮仓里面。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一年又一年,他们就做着这样的无本生意!可怜老婆婆这样的人家还有多少?从冬天到来年,只有用难以下咽、毫无营养的橡子来欺骗自己的肚子。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我听说春秋时齐国有个虚伪的贵族,叫田成,他假装仁义,道貌岸然,最后还是当上了齐国的国王。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可是现在,有些人连这样的假仁假义也不愿意做了!看着老婆婆远去的消瘦的背影,不知不觉,眼泪流下来。
展开
收起

橡媪叹注解

1
橡子:橡树(又名栎树)的果实,苦涩难食。
2
榛芜冈:草木丛杂的山冈。
3
伛偻:驼背弯腰的样子。
4
黄发:指年老。
5
盈掬:满一捧。一捧。
6
尽日:一整天。
7
曝:晒。
8
三冬:冬季的三个月。
9
袭人香:指稻香扑鼻。
10
细获:仔细地收割、拣选。
11
精舂:精心地用杵臼捣去谷粒的皮壳。玉制的耳坠。这里用以比米粒的晶莹洁白。
12
持之:拿它。之,指米。
13
纳于官:交纳给官府。
14
私室:指农民自己家里。
15
无仓箱:犹言颗粒不存。装米的器具。
16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7
不避赃:犹言公然贪赃。
18
农时:春耕播种时节。
19
作私债:指贪官狡吏把官仓的粮食放私债进行盘剥。
20
诳饥肠:哄哄饥肠辘辘的肚子。哄骗。
21
诈仁:假仁。
22
吁嗟:感叹声。
展开
收起

橡媪叹赏析

赏析:

此诗是作者《正乐府十篇》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

从“秋深橡子熟”至“用作三冬粮”八句为第一段,写老媪拾橡子的艰辛及用途。前四句寥寥数笔,便点出时令、地点、人物、事件和具体活动时间,勾画了一幅孤凄悲楚的荒山拾橡图。“伛偻黄发”,状出老媪筋骨累断、膏脂枯干的形象;“践晨霜”则说明老媪动身之早,天气之寒。从人物形象和动作方面,读者可以看出统治者给人民所留下的种种创伤。五到八句写橡实的拾取、制作之难和它对老媪的“宝贵”作用。一个时辰方拾一捧,一天才可勉强盈筐,拾取橡实实在很难。榛芜冈上橡树丛生,橡子本来很多,老媪起早贪晚却收效甚微,这一方面说明老媪之年高体衰,另方面则暗示出抢拾橡子的决不只老媪一人,从而能以小显大地表现出饥馑遍天下的悲惨现实。

从“山前有熟稻”至“橡实诳饥肠”等十四句为第二段,是老媪的自述,主要写老媪被逼拾橡子的具体原因。“山前有熟稻”等四句,说明老媪以橡实“用作三冬粮”并非懒惰无收,相反,她家的田间所呈现的是稻涌金浪、香气袭人、米粒如玉的一派丰收景象。“持之纳于官”等六句,则写出了导致年丰民不足、老媪拾橡实的主要原因。向官府缴纳赋税犹可,但令人不堪忍受的是官府变本加厉地盘剥农民,他们竟用加倍大斗收进赋税。“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是对封建社会吏治的高度而形象的概括,写出了贪官污吏敢于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向农民进行敲诈勒索的心理状态和恶迹。“农时作私债”等四句,是对上述原因的概括回答。“农时作私债”,写出了地主富户对农民的巧取;“农毕归官仓”,则写出了官府对农民的剥夺。正由于地主和官府沆瀣一气,巧取豪夺,所以才使得老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以致饿急了只好拿橡实来填饱自己的肚子。总之,这一段老媪拾橡子的具体原因的剖露,入木三分,把唐末统治者的凶残、狡诈和所行无忌的豺狼面目给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了。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着重写诗人耳闻目睹这黑暗现实后内心的慨恨,并对老媪寄予了深厚的同情。

这首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很有特色。首先,诗歌在思想上颇具锋芒,作者把批判矛头直指上层统治者。诗人描绘老媪霜晨拾橡图并非目的,而借题发挥,暴露封建统治者残酷榨取民脂民膏以肥己的罪恶,才是诗人的本意。皮日休的超群处,正在于他善于踏着客观描写的跳板,凌空飞剑直下,通过“吾闻田成之,诈仁犹自王”二句的主观抒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王”。在最后一段里,作者运用田成子诈仁成就王业的典故与现实作比,在于说明:田成子主观上虽然假仁假义,刁买人心,但客观上老百姓到底还是从其大斗出、小斗入上得到了一点好处,他也因此而成就王业。而当世唐朝皇帝支持贪官狡吏恣意剥夺,是连表面上的假仁假义都做不到。这样的结尾因用典而趋之含蓄。

其次,赋的手法的运用也很有特色。“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皮日休在这首诗中落笔便直截了当地写橡媪被逼拾橡子的形象和促其行动的原因,不事假借,不用比兴,没有状物绘景,没有刻意求工,而只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浸泡在浓烈的诗情中,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充满感情地对事情加以层层敷陈。这里,可以说,事件是骨肉,情感是血液,骨肉血液有机配合,才使诗中的形象能站能行,能歌能泣,从而收到情景逼真、深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另外,语言质朴通俗,刚健有力,叙事明晰,情发有据,用典活泼,形象生动逼真。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皮日休

皮日休[唐代]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馆娃宫怀古》
    响屐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
    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 《太湖诗·游毛公坛》
    却上南山路,松行俨如庑。
    松根碍幽径,孱颜不能斧。
    摆履跨乱云,侧巾蹲怪树。
    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坞。
    两水合一涧,潈崖却为浦。
    相敌百千戟,共攂十万鼓。
    喷散日月精,射破神仙府。
    唯愁绝地脉,又恐折天柱。
    一窥耳目眩,再听云发竖。
    次到炼丹井,井干翳宿莽。
    下有蕊刚丹,勺之百疾愈。
    凝于白獭髓,湛似桐马乳。
    黄露醒齿牙,碧黏甘肺腑。
    桧异松复怪,枯疏互撑拄。
    乾蛟一百丈,髐然半天舞。
    下有毛公坛,坛方不盈亩。
    当时云龙篆,一片苔藓古。
    时时仙禽来,忽忽祥烟聚。
    我爱周息元,忽起应明主。
    三谏却归来,回头唾圭组。
    伊余何不幸,斯人不复睹。
    如何大开口,与世争枯腐。
    将山待夸娥,以肉投猰貐。
    欻坐侵桂阴,不知巳与午。
    兹地足灵境,他年终结宇。
    敢道万石君,轻于一丝缕。
  • 《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
    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义。
    玄机一以发,五贼纷然起。
    结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不测似阴阳,难名若神鬼。
    得之升高天,失之沈厚地。
    具茨云木老,大块烟霞委。
    自颛顼以降,贼为圣人轨。
    尧乃一庶人,得之贼帝挚。
    挚见其德尊,脱身授其位。
    舜唯一鳏民,冗冗作什器。
    得之贼帝尧,白丁作天子。
    禹本刑人后,以功继其嗣。
    得之贼帝舜,用以平洚水。
    自禹及文武,天机然弛。
    姬公树其纲,贼之为圣智。
    声诗川竞大,礼乐山争峙。
    爰从幽厉余,宸极若孩稚。
    九伯真犬彘,诸侯实虎兕。
    五星合其耀,白日下阙里。
    由是圣人生,于焉当乱纪。
    黄帝之五贼,拾之若青紫。
    高挥春秋笔,不可刊一字。
    贼子虐甚斨,奸臣痛于箠。
    至今千余年,蚩蚩受其赐。
    时代更复改,刑政崩且陊。
    予将贼其道,所动多訾毁。
    叔孙与臧仓,贤圣多如此。
    如何黄帝机,吾得多坎踬。
    纵失生前禄,亦多身后利。
    我欲贼其名,垂之千万祀。
  • 《太湖诗·缥缈峰》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
    时惊鼠回鼠令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石宫隆石。
    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
    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
    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
    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
    暴光隔云闪,仿佛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
    移时却扌窟下,细碎衡与嵩。
    神物谅不测,绝景尤难穷。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
    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 《二游诗·徐诗》
    东莞为著姓,奕代皆隽哲。
    强学取科第,名声尽孤揭。
    自为方州来,清操称凛冽。
    唯写坟籍多,必云清俸绝。
    宣毫利若风,剡纸光与月。
    札吏指欲胼,万通排未阕。
    楼船若夏屋,欲载如垤土臬。
    转徙入吴都,纵横碍门闑。
    缥囊轻似雾,缃帙殷于血。
    以此为基构,将斯用贻厥。
    重于通侯印,贵却全师节。
    我爱参卿道,承家能介洁。
    潮田五万步,草屋十余楶。
    微宦不能去,归来坐如刖。
    保兹万卷书,守慎如羁绁。
    念我曾苦心,相逢无间别。
    引之看秘宝,任得穷披阅。
    轴闲翠钿剥,签古红牙折。
    帙解带芸香,卷开和桂屑。
    枕兼石锋刃,榻共松疮疖。
    一卧寂无喧,数编看尽彻。
    或携归廨宇,或把穿林樾。
    挈过太湖风,抱宿支硎雪。
    如斯未星纪,悉得分毫末。
    翦除幽僻薮,涤荡玄微窟。
    学海正狂波,予头向中殳页。
    圣人患不学,垂诫尤为切。
    苟昧古与今,何殊喑共目闋。
    昔之慕经史,有以佣笔札。
    何况遇斯文,借之不曾辍。
    吾衣任縠纑,吾食某糠敖。
    其道苟可光,斯文那自伐。
    何竹青堪杀,何蒲重好截?
    如能盈兼两,便足酬饥渴。
    有此竞苟荣,闻之兼可哕。
    东皋耨烟雨,南岭提薇蕨。
    何以谢徐君,公车不闻设。

猜你喜欢

  • 《昔游·昔谒华盖君》
    杜甫杜甫〔唐代〕
    昔谒华盖君,深求洞宫脚。
    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
    暮升艮岑顶,巾几犹未却。
    弟子四五人,入来泪俱落。
    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
    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
    林昏罢幽磬,竟夜伏石阁。
    王乔下天坛,微月映皓鹤。
    晨溪向虚駃,归径行已昨。
    岂辞青鞋胝,怅望金匕药。
    东蒙赴旧隐,尚忆同志乐。
    休事董先生,于今独萧索。
    胡为客关塞,道意久衰薄。
    妻子亦何人,丹砂负前诺。
    虽悲鬒发变,未忧筋力弱。
    扶藜望清秋,有兴入庐霍。
  • 《蘼芜叶复齐》
    赵嘏赵嘏〔唐代〕
    提筐红叶下,度日采蘼芜。
    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
    叶齐谁复见,风暖恨偏孤。
    一被春光累,容颜与昔殊。
  • 《早春松江野望》
    窦巩〔唐代〕
    江村风雪霁,晓望忽惊春。
    耕地人来早,营巢鹊语频。
    带花移树小,插槿作篱新。
    何事胜无事,穷通任此身。
  • 《圣驾九日天寿山登高献三阁下》
    潘纬〔唐代〕
    仙舆九日驻郊圻,清跸传呼上翠微。
    朔塞秋声连画角,陵园霜色杂朱旂。
    千官马逐层岩转,万乘龙随蹬道飞。
    欲记明良游豫盛,野人终愧赋才非。
  •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
    杜甫杜甫〔唐代〕
    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
    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
    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