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过山农家

[唐代]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过山农家译文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走在板桥上,只听桥下泉水叮咚;来到农家门前,刚好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不要嫌怨烘茶时冒出青烟,应当庆幸晒谷正逢晴天。

过山农家注解

1
嗔:嫌怨。
2
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用微火烘。

过山农家赏析

这是一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六言绝句一体,整个唐代作者寥寥,作品很少。顾况的这首六言绝句质朴清淡、萧散自然,写出了地道的农家本色。

首句“板桥人渡泉声”,截取了行途中的一景。当作者走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他。句中并没有出现“山”字,只写了与山景相关的“板桥”与“泉声”,便颇有气氛地烘托出了山行的环境。“人渡泉声”,看似无理,却真切地表达了人渡板桥时满耳泉声淙淙的独特感受。“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这一句写出农家附近的环境,暗点“过”字。“人渡”的“人”,实即诗人自己,写来却似画外观己,抒情的主体好像融入客体,成为景物的一部分了。短短一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仿佛分享到作者步入幽境时那种心旷神怡之情。

从首句到次句,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跳跃。“茅檐日午鸡鸣”,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鸡鸣并不新奇,但安排在这句诗中,却使深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茅檐陋舍,乃“山农家”本色;日午鸡鸣,仿佛是打破山村沉静的,却更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这句中的六个字,依次构成三组情事,与首句中按同样方式构成的三组情事相对,表现出六言诗体的特点。在音节上,又正好构成两字一顿的三个“音步”。由于采用这种句子结构和下平声八庚韵的韵脚,读起来特别富于节奏感,而且音节响亮。

前两句可以说是各自独立又紧相承接的两幅图画。前一幅“板桥人渡泉声”,画的是山农家近旁的一座板桥,桥下有潺湲的山泉流过,人行桥上,目之所接,耳之所闻,都是清澈叮咚的泉色水声。诗中有画,这画便是仿佛能听到泉声的有声画。后一幅“茅檐日午鸡鸣”,正写“到山农家”。在温煦的阳光下,茅檐静寂无声,只传出几声悠长的鸡鸣。这就把一个远离尘嚣、全家都在劳作中的山农家特有的气氛传达出来了。“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王维《新晴野望》)。这里写日午鸡鸣的闲静,正是为了反托闲静后面的忙碌。从表现手法说,这句是以动衬静;从内容的暗示性说,则是以表面的闲静暗写繁忙。故而到了三四两句,笔触便自然接到山农家的劳作上来。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这两句是诗人到了山农家后,正忙于劳作的主人对他讲的表示歉意的话。诗人到山农家的前几天,这里连日阴雨,茶叶有些返潮,割下的谷子也无法曝晒;来的这天,雨后初晴,全家正忙着趁晴焙茶、晒谷。屋子里因为焙茶烧柴充满烟雾,屋外晒场上的谷子又时时需要翻晒。因此好客的主人由衷地感到歉意。山农的话不仅神情口吻毕肖,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和雨后初晴之际农家的繁忙与喜悦。如此本色的语言,质朴的人物,与前面所描绘的清幽环境和谐统一,呈现出一种朴素、真淳的生活美。而首句“泉声”暗示雨后,次句“鸡鸣”逗引天晴,更使前后幅贯通密合,浑然一体。通过“板桥”、“泉声”表现了“山”:既有板桥,下必有溪;溪流有声,其为山溪无疑。

前两句从环境着笔,点出人物,而第三句是从人物着笔,带出环境。笔法的改变是为了突出山农的形象,作者在“焙茶烟暗”之前,加上“莫嗔”二字,便在展现劳动场景的同时,写出了山农的感情。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反映了他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的本色。“莫嗔”二字,入情入理而又富有情韵。继“莫嗔”之后,第四句又用“却喜”二字再一次表现了山农感情的淳朴和性格的爽朗,深化了对山农形象的刻画,也为全诗的明朗色调增添了鲜明的一笔。

六言绝句,由于每句字数都是偶数,六字明显分为三顿,因此天然趋于对偶骈俪,趋于工致整饬,绝大多数对起对结,语言较为工丽。顾况的这首六言绝虽也采取对起对结格式,但由于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进行白描,前后幅句式又有变化,读来丝毫不感单调、板滞,而是显得相当轻快自然、清新朴素,诗的风格和内容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和谐美。如果按司空图的《诗品》归类,这首诗似属于“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的“自然”一品。作者像是不经心地道出一件生活小事,却给人以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顾况

顾况[唐代]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 《杂曲歌辞·古离别》
    西江上,风动麻姑嫁时浪。
    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
  • 《琴曲歌辞·琴歌》
    琴调秋些,胡风绕雪,峡泉声咽,佳人愁些。
  • 《杂曲歌辞·游子吟》
    故枥思疲马,故窠思迷禽。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驰归百年内,唯愿展所钦。
    胡为不归欤,坐使年病侵。
    未老霜绕鬓,非狂火烧心。
    太行何难哉,北斗不可斟。
    夜静星河出,耿耿辰与参。
    佳人夐青天,尺素重于金。
    泬寥群动异,眇默诸境森。
    苔衣上闲阶,蟋蟀催寒砧。
    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
    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
    梦魂无重阻,离忧罔古今。
    胡为不归欤,辜负匣中琴。
    腰下是何物,牵缠旷登寻。
    朝与名山期,夕宿楚水阴。
    楚水殊演漾,名山窅岖嶔。
    客从洞庭来,婉娈潇湘深。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
    蒲荷影参差,凫鹤雏淋涔。
    浩歌惜芳杜,散发轻华簪。
    胡为不归欤,泪下沾衣襟。
    鸢飞戾霄汉,蝼蚁制鳣鱏。
    赫赫大圣朝,日月光照临。
    圣主虽启迪,奇人分湮沈。
    层城登云韶,王府锵球琳。
    鹿鸣志丰草,况复虞人箴。
  • 《横吹曲辞·长安道》
    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何不归来山中老。

猜你喜欢

  • 《送杨少府贬郴州》
    王维王维〔唐代〕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 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 《元和癸巳岁仲秋诏发江陵偏师问罪蛮…寄荆南严司空》
    刘禹锡刘禹锡〔唐代〕
    蛮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宫。
    前筹得上策,无战已成功。
    汉使星飞入,夷心草偃同。
    歌谣开竹栈,拜舞戢桑弓。
    就日知冰释,投人念鸟穷。
    网罗三面解,章奏九门通。
    卉服联操袂,雕题尽鞠躬。
    降幡秋练白,驿骑昼尘红。
    火号休传警,机桥罢亘空。
    登山不见虏,振旆自生风。
    江远烟波静,军回气色雄。
    伫看闻喜后,金石赐元戎。
  • 《冬夕江上言事·野堂吟罢独行行》
    罗邺罗邺〔唐代〕
    野堂吟罢独行行,点水微微冻不鸣。
    十里溪山新雪后,千家襟袖晓寒生。
    只宜醉梦依华寝,可称羸蹄赴宿程。
    日苦几多心下见,那堪岁晏又无成。
  • 《相和歌辞·怨诗》
    鲍溶鲍溶〔唐代〕
    女萝寄松柏,绿蔓花绵绵。
    三五定君婚,结发早移天。
    肃肃羊雁礼,泠泠琴瑟篇。
    恭承采蘩祀,敢效同居贤。
    皎日不留景,良时如逝川。
    秋心还遗爱,春貌无归妍。
    翠袖洗朱粉,碧阶对绮钱。
    新人易如玉,废瑟难为弦。
    寄羡蕣华木,荣名香阁前。
    岂无摇落苦,贵与根蒂连。
    希君旧光景,照妾薄暮年。
  •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
    戴叔伦戴叔伦〔唐代〕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
    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