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忆住一师

[唐代]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忆住一师译文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我无端端离开“远公”多年了,此刻长安城中清晓闻钟令我回忆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来。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住一师也许还在室中煮茗读经,不觉烟炉中焚香已尽,寒灯也渐渐晦暗。外间童子见天色微明,便打开房门,不想夜来大雪,只见一片银白,门前的松树也披满雪。

忆住一师注解

1
无事:无端。
2
远公:本指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此处指住一师。
3
帝城:指京城长安。
4
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
5
西峰:指庐山。
6
炉烟:亦作“ 炉烟 ”。
展开
收起

忆住一师赏析

首联点明诗题“忆”字。以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借指住一,既暗写其不凡,又表达了仰慕之情。为了合乎格律,诗人将晓钟加以倒装,以“钟晓”出之,此句写诗人听到京城的晓钟后,联想起住一所居山寺的钟声,想起久别的朋友。由于寺院的晓钟对于尘世中凡夫俗子来说,既宣告着宁静安详的结束,又预示着喧嚣熙攘的到来,往往最能打动人心,而感觉敏锐的诗人更能由此激起其内心的深层次体验,回忆起过往的相关人事,因此,本诗的“钟晓”意象也就能加入到对后世读者影响深远的唐诗钟声意象群落之中,成为唐代文学的一部分。尾联从”忆”字着笔,写两人在前一年的冬季,聚首青灯古寺,品茗吟诗,围炉夜话。以“炉烟”之“消尽”、“寒灯”之“晦”的物态变化来写夜色深晚,从时间上久写畅叙未眠之状,表达两人情谊之深。结句为一奇境宕出,写两人彻夜畅叙后清晨所见之雪景——馒天皆白,雪压松枝,好一个银色世界,好一个傲写青松。这景色不仅表现环境清绝高洁,而且还富合着住一不染一尘的高洁出世形象。

此诗构思巧妙,其一表现为以东晋高僧慧远作比,其二表现为景物烘托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全诗除首句“别远公”外,无一语言及住一,然而“炉烟”、“寒松”、“童子”、“雪松”及山寺晓钟声中无不有其人在。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初入武夷》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猜你喜欢

  • 《天仙子》
    皇甫松皇甫松〔唐代〕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
    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
    踯躅花开红照水,鹧鸪飞绕青山觜。
    行人经岁始归来,千万里,错相倚,懊恼天仙应有以。
  • 《寄崔庆孙》
    罗隐罗隐〔唐代〕
    故人何处又留连,月冷风高镜水边。
    文阵解围才昨日, 醉乡分袂已三年。
    交情澹泊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
    还拟山阴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 《题玉泉寺大师影堂》
    齐己齐己〔唐代〕
    大化终华顶,灵踪示玉泉。
    由来负高尚,合向好山川。
    洞壑藏诸怪,杉松列瘦烟。
    千秋空树影,犹似覆长禅。
  • 《题山居逸人》
    黄滔黄滔〔唐代〕
    十亩馀芦苇,新秋看雪霜。
    世人谁到此,尘念自应忘。
    斜日风收钓,深秋雨信梁。
    不知双阙下,何以谓轩裳。
  • 《题王况故居》
    刘言史刘言史〔唐代〕
    入巷萧条起悲绪,儿女犹居旧贫处。
    尘满空床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