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客从远方来

[先秦]佚名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客从远方来译文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送来了一端织有文彩的素缎。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这丝丝缕缕,该包含着夫君对我的无尽关切和惦念之情!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绮缎上面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我要将它做条温暖的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唯有胶和漆,黏合固结,再难分离。那么,就让我与夫君像胶和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

客从远方来注解

1
遗:给予、馈赠的意思。
2
一端:即半匹。古人以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匹”。
3
绮:绫罗一类的丝织品。
4
故人:古时习用于朋友,此指久别的“丈夫”。
5
尚:犹也。
6
尔:如此。
7
鸳鸯:匹鸟。古诗文中常用以比夫妇。这句是说缔上织有双鸳鸯的图案。
8
合欢被:被上绣有合欢的图案。合欢被取“同欢”的意思。
9
著:往衣被中填装丝绵叫“著”。绵为“长丝”,“丝”谐音“思”,故云“著以长相思”。
10
缘:饰边,镶边。这句是说被的四边缀以丝缕,使连而不解。缘与“姻缘”的“缘”音同,故云“缘以结不解”。
11
投:本义为投掷,这里是加入混合的意思。
12
别离:分开。
展开
收起

客从远方来背景

这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为《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作者已佚,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今人综合考察十九首诗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客从远方来赏析

此诗似乎是《孟冬寒气至》的姊妹篇,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写了一位思妇的意外喜悦和痴情的浮想。

这喜悦是与远方客人的突然造访同时降临的:客人风尘仆仆,送来了“一端”(二丈)织有文彩的素缎(“绮”),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女主人公,这是她夫君特意从远方托他捎来的。女主人公不禁又惊又喜,喃喃而语曰:“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一端文彩之绮,本来也算不得怎样珍贵;但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便带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丝丝缕缕,包含着夫君对她的无限关切和惦念之情。女主人公不能不睹物而惊、随即喜色浮漾。而今竟意外地得到夫君的赠绮,那么,伴随女主人公的惊喜而来的,还有那压抑长久的凄苦和哀伤的翻涌。

自“文彩双鸳鸯”以下,诗情又有奇妙的变化:当女主人公把绮缎展开一瞧,又意外地发同,上面还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之形。夫君之特意选择彩织鸳鸯之绮送她,正是倾诉着愿与妻子百年相守的热烈情意。女主人公睹绮思夫,不禁触发起联翩的浮想:倘若将它裁作被面,则可以做条温暖的“合欢被”,再“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非常地惬人心意。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结,这是制被的常识。但在痴情的女主人公心中,这些平凡的事物,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丝绵”使她联想到男女相思的绵长无尽;“缘结”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结难解。这两句以谐音双关之语,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痴情,传达得既巧妙又动人。制成了“合欢被”,夫君回来就可以和她同享夫妇之乐了。那永不分离的情景,激得女主人公喜气洋洋,不禁又脱口咏出了“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的奇句。女主人公说:就让我与夫君像胶、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这就是诗之结句所的奇思、奇情。女主人公的痴情,正有如此深沉和美好。

《客从远方来》所表现的,就是上述的喜悦和一片痴情。全诗的色彩很明朗;特别是“文彩双鸳鸯”以下,更是奇思、奇语,把诗情推向了如火似锦的境界。此诗所描述的意外喜悦,实蕴含着夫妇别离的不尽凄楚,痴情的奇思,正伴随着苦苦相思的无声咽泣。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佚名

佚名[宋代]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 《袷飨太庙》
    赫赫閟宫,笔亲合食。
    宸襟蠲洁,构鬯芬声。
    牲牢在俎,金石在庭。
    莫重者裸,慈嘏来宁。
  • 《袷飨太庙》
    瑟彼良玉,荐于明灵。
    宸襟蠲洁,郁鬯芬馨。
    牲牢在俎,金石在庭。
    莫重者裸,慈嘏来宁。
  • 《袷飨太庙》
    嘉牲典礼,诞合神灵。
    乡通纯孝,治感至香。
    要香既裸,圣酒来宁。
    膺兹福禄,万寿益龄。
  • 《袷飨太庙》
    铺昭典礼,诞合神灵。
    飨通纯孝,治感至馨。
    郁香既祼,圣酒来宁。
    膺兹福禄,万寿益龄。
  • 《袷飨太庙》
    礼血乐成,祖考来格。
    有严有翼,天子孝德。
    臣工在庭,罔不祗饬。
    玉爵之华,絷如弗克。

猜你喜欢

  • 《九歌河伯》
    屈原屈原〔先秦〕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中;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 《秦人谣》
    佚名〔先秦〕
    天帝醉秦暴。
    金误陨石坠。
  • 《节南山》
    诗经诗经〔先秦〕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
    赫赫师尹,不平谓何。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
    民言无嘉,惨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
    秉国之钧,四方是维。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弗问弗仕,勿罔君子。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
    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
    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君子如届,俾民心阕。
    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忧心如酲,谁秉国成?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
    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
    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
    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 《黍苗》
    诗经诗经〔先秦〕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
    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
    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
    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
    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 《承宫樵薪苦学》
    佚名〔先秦〕
    承宫,琅邪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寻之。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
    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