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北上行

[唐代]李白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阪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北上行译文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

磴道盘且缘,巉岩凌穹苍。

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缘,悬岩峭壁,上凌苍天。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况且从幽州到朔方,战尘不断,峰火连天。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剑戟闪耀着杀气,寒风吹裂了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安史叛军像奔鲸一样夹着黄河,像凿齿一样屯居着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前行无有归日,回首眷思故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在冰天雪地中挣扎,哭天悲地,痛绝肝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身上衣不掩体,皮肤粗如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想去汲些水来,又被洞谷所阻;想去采些柴来烧,又苦于山高路远。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更何况在山中还可能遇到磨牙掉尾的老虎,时时有生命之危。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山上仅有草木,打不到吃的东西,饥渴之时,唯有饮些麟水。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叹此北上之苦,只有停车为之悲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何时才能天下太平,使人一消愁颜,重见天光啊?
展开
收起

北上行注解

1
缘:沿着。
2
太行:山名,在今山两与河北之间。北起拒马河谷南至黄河北岸,绵延千里。有石阶的山道。
3
蹶:跌倒。
4
幽州:地名,在今北京市一带,为安禄山三镇节度使府所在地。
5
朔方:地名,在今山西西北部朔县一带。
6
毒:凝成。
7
严风:严冬的寒风。
8
奔鲸:奔驰的长鲸,喻指安禄山叛军。鲸,古喻不义之人。
9
凿齿: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安禄山。
10
剧:甚。
11
陇坂:本指陇山,此指山之陇冈坡坂。
12
掉尾:摇尾。
13
零露浆:树上滴下的露水。
14
骖:驾在车前两侧的马。
15
王道平:谓天下太平。
展开
收起

北上行赏析

魏武帝曹操有《苦寒行》,又名《北上篇》,概取诗首句“北上太行山”首二字“北上”名篇。李白此诗盖取曹诗之旨,写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备受叛军蹂躏的苦难状况。全诗格调低沉、苍凉,极富感染力。

此诗以巧妙的设问开篇:“北上何所苦?”为找到答案,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审视难民们绕行的太行山:“北上缘太行”,找到这因自然环境而致的第一个原因:“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山高路陡,车马难行。随即又放眼广阔的政治背景:“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诗人找到了迫使人们迁徙的战乱这一社会问题,是为另一个原因。虽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诗人却无力为他们排解,只能以更加沉痛的笔触描绘那悲惨的情景。从“前行无归日”到“饥饮零露浆”十二句,诗人描述了“北上行”人们的惨状。接着“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诗人发出了长叹,停下马车,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这首诗笔触极为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给人以极深的印象。此时诗人对月挥杯的飘逸、抽刀断水的豪迈,统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眼含泪的悲哀与深切的同情。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猜你喜欢

  • 《送十五舅》
    王昌龄王昌龄〔唐代〕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 《隋宫·御街多行客》
    鲍溶鲍溶〔唐代〕
    御街多行客,行客悲春风。
    楚老几代人,种田炀帝宫。
    零落池台势,高低禾黍中。
  • 《哭崔儿》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
    岂料汝先为异物, 常忧吾不见成人。
    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
    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
  • 《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手札并诗数篇因遣报书偶》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清泠玉韵两三章,落箔银钩七八行。
    心逐报书悬雁足,梦寻来路绕羊肠。
    水南地空多明月,山北天寒足早霜。
    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
  • 《送衣曲·去秋送衣渡黄河》
    王建王建〔唐代〕
    去秋送衣渡黄河,今秋送衣上陇阪。
    妇人不知道径处,但问新移军近远。
    半年着道经雨湿,开笼见风衣领急。
    旧来十月初点衣,与郎著向营中集。
    絮时厚厚绵纂纂,贵欲征人身上暖。
    愿身莫着裹尸归,愿妾不死长送衣。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