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聪明累

[清代]曹雪芹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终难定。

聪明累译文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费尽算机耍弄聪明,反而算掉了自已性命。

生前算已碎,死后性空灵。

生前弄权术致使算力交瘁,死后留牵挂还显现出性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原指望家庭富贵人口安宁,最终落个家破人亡各自逃生。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算;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半辈子殚精竭力枉费算。好似那悠悠晃荡梦一场。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好似是忽喇喇大厦倾塌了,好似是黑蒙蒙油干灯灭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呀!一场欢喜忽然悲变痛。唉!世间祸福终归难断定!
展开
收起

聪明累注解

1
机关:心机、阴谋权术。
2
卿卿:语本《世说新语·惑溺》,后作夫妇、朋友间一种亲昵的称呼。这里指王熙凤。
3
死后性空灵:所依据的情节不详。从可以知道的基本事实来看,使王熙凤难以瞑目的事,最有可能是指她到死都牵挂着她的女儿贾巧姐的命运。“死后性灵”是迷信的说法。
4
奔腾:在这里是形容灾祸临头时,众人各自急急找生路的样子。
5
意悬悬:时刻劳神,放不下心的精神状态。
6
倾:倾塌。
7
尽:灭了。悲痛。
展开
收起

聪明累背景

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写在了“贾宝玉神游大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这两组结构完整的组诗是“金陵十二钗”形象塑造的提纲。小说这一回,主要借由警幻仙子揭露金陵十二钗的命运,《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对一些重要的女性悲剧人物的性格、命运和贾府的最后破败,都概括地作了预示。《红楼梦十二支曲》是《红楼梦》的点睛之笔,而《聪明累》是揭露王熙凤命运的一支曲子。

聪明累赏析

《聪明累》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此曲主要写王熙凤耍尽权谋机变,弄得贾府一败涂地,也害得自己落了个“悲辛”的凄惨下场。这支曲子,用语生动形象,大量采用比喻及迭词对句的形式,生动地描绘出了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崩溃的情景。全曲语带讽刺,曲调哀怨,充满了悲伤气氛。

王熙凤是贾府的实权人物。她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而且,从“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中,更识得她交通官府, 为所欲为的阶级本性。

曲子开头的两句道出了王熙凤及其所代表的贵族阶级走向没落的必然命运。宋代黄庭坚《牧童》诗末两句云:“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里的“机关用尽”,是讽刺那些不顾一切费心机、弄权术去追名逐利的达官显贵。王熙凤正是这一类耍尽阴谋机变,权欲、贪欲极度膨胀的剥削阶级人物。曲子这头两句,用嘲弄的口气,概括了贾府“女霸”王熙凤的为人和结局。

王熙凤生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阴险毒辣,制造了许多罪恶,确是到了“心已碎” 的地步,但结果还是树倒猢狲散:“家亡人散各奔腾”。

贾府的衰败,是封建地主阶级必然灭亡的封建社会“末世”所注定的。因此,无论王熙凤如何的“聪明”,如何的“机关算尽”,都不能支撑贾府这座即将倾塌的“大厦”,更不能挽救四大家族乃至整个封建地主阶级“似灯将尽”的历史命运。曲子唱出“一场欢喜忽悲辛”,即是王熙凤一生遭遇的总结,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末世”的挽词。

曲子最后唱道:“叹人世,终难定!”这是作者的感叹,作者把王照风的悲剧结局和封建家族的没落,归之于人世祸福难定,却是作者局限性的反映。

这支曲子,用语生动形象,很有特色。开头两句,语带嘲讽,突出王熙凤“弄权”的显著特点,以及她自食恶果的必然命运。作者还用迭词对句的形式,使要表达的思想更加鲜明。用“意悬悬”写出王熙凤费尽心力耍弄阴谋权术时的精神状态;用“荡悠悠”讽刺她到头来只是好梦一场。曲子更用“忽喇喇似大厦将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这种发声传情的比喻,形象地描写出王熙凤命如油尽灯灭,她所代表的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崩溃的情景。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 《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 《红楼梦十二曲——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猜你喜欢

  • 《小斋杂咏·乳燕空梁上》
    彭孙贻〔清代〕
    乳燕空梁上,衔虫拂柳梢。
    琴书时点涴,未忍遂移巢。
  • 《新秋杂咏·薄暮天气佳》
    李呈祥〔清代〕
    薄暮天气佳,翠黛泼遥岭。
    重重抱烟霞,暧暧带光景。
    况逢新雨过,微风送清冷。
    松花洒面轻,微芳静弥永。
    连峰寒响深,晴霄孤鹤骋。
    素心亦何如,人与空山静。
  • 《惺吾以新刊勤恪公政书见贻敬题奉简》
    郭曾炘〔清代〕
    勤恪督楚时,吾祖同疆寄。
    大难适初夷,急在培元气。
    抚臣职治民,地与益阳异。
    推贤本公忠,刚柔亦互济。
    不争赫赫名,岂恤悠悠议。
    奏牍兹具存,经画皆至计。
    国家建行省,命官有深意。
    元丰议省并,祇以便专恣。
    荆襄据上流,承平慎择帅。
    奈何任无赖,轻举江东弃。
    始信古人言,将亡必多制。
    与君籍金闺,通家逮四世。
    白首役汗青,同舟话故事。
    连楹赐书在,骏烈惭弗嗣。
    倾阳一寸心,何补东隅逝。
    万方困虐政,生民日憔悴。
    岂独岘山碑,过者为堕泪。
  • 《梅花十律·忽见一枝溪已明》
    彭孙贻〔清代〕
    忽见一枝溪已明,溪烟村雾不曾晴。
    深嫌春闹过三月,独耐眠孤立五更。
    长约清游禽绕树,扫除俗辙雨多情。
    钟昏山暝催归去,好句牵人未忍行。
  • 《送吴荣楷之官浙江·乡闾昔根从》
    曾国藩曾国藩〔清代〕
    乡闾昔根从,殷勤托诗酒。
    再来长安道,舟车并携手。
    如今弥旷远,脱然绝窠臼。
    少年尚意气,峥嵘各自担。
    风尘饱所谙,苍然皆老丑。
    激湍亦已平,真气充户牖。
    相见无藩篱,洒落真吾友。
    昨夜秋风来,袅袅凉生柳。
    念子当乖离,旁皇如失守。
    万族各有营,欢聚焉可久!
    意趣苟无违,秦趆如左右。
    后会知何年,今兹有岁在丑。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