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次韵登凌歊台

[元代]萨都剌

shānshìlónghuí
xiányúnwàngzhòngtái
gōngyǒuyuègāoxià
niǎnrénwǎnglái
chūnsuíwángguójìn
huāzhīzuòjiùshíkāi
duànbēishuāicǎohuāngyān
fēngniánniánshàng绿tái
查看更多 ∨

次韵登凌歊台翻译

注释
次韵:和诗的一种方式,从所押韵脚来看,有可能应和的是 许浑 的诗。凌歊(xiāo)台,位于今安徽当涂县的黄山顶上,据说南朝宋刘裕曾经路过此处,并在此地建造高台,即凌歊台,后来宋孝武帝刘骏即在此建避暑离宫。
离宫:皇帝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
辇(niǎn)路:即帝王车驾所经过的路。辇,本是人推挽的车,秦汉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如帝辇、凤辇等。
白话译文
山形如同盘龙绕去又绕回,闲云野景簇拥高耸的凌歊台。
夜来明月照着离宫高高下下,帝王走过的车道白天也无人往来。
春天的景色不会随同亡国消逝,山花依然像当年一样绽开。
断碑埋没在茫茫的荒草里,年年风吹雨淋又长新绿苔。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萨都剌

萨都剌[元代]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彭城杂咏》
    雪白杨花扑马头,行人春尽过徐州。
    夜深一片城头月,曾照张家燕子楼。
  • 《燕姬曲》
    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
    兰香满路马尘飞,翠袖笼鞭娇欲滴。
    春风驰荡摇春心,锦筝银烛高堂深。
    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
    芳年谁惜去如水,春困著人倦梳洗。
    夜来小雨润天街,满院杨花飞不起。
  • 《越台怀古》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
  • 《秋日池上》
    顾兹林塘幽,消此闲日永。
    飘风乱萍踪,落叶散鱼影。
    天清晓露凉,秋深藕花冷。
    有怀无与言,独立心自省。
  • 《送人之浙东》
    我还京口去,君入浙东游。
    风雨孤舟夜,关河两鬓秋。

猜你喜欢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