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谒金门·双喜鹊

王庭筠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
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谒金门·双喜鹊译文

谒金门·双喜鹊注解

1
萼: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

谒金门·双喜鹊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词。选材虽传统,但由于作者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及思妇的情感表现得极其凄婉深刻,因而令人震撼,百读不厌。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表现了闺中人急迫盼望丈夫归来又极其失望的心情。在我国民俗中以喜鹊鸣叫为吉祥。“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喜兆,故谓灵鹊报喜”(《开元天宝遗事》)。“几”极写闺中人的惊喜,失望、复惊喜复失望。久守空房、孤寂的少妇是多么的深情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啊。双喜鹊的双字极好地衬托出少妇的孤单,真是人不如禽。“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假设旧愁可以忘记,即使旧日的愁苦都忘掉,眼前被引起的新愁烦又多得没有地方容纳了。“着”多解,这里当安置、容纳解。与该句句式相同的如北宋失调名词“苦恨春醪如水藻,闲愁无处着”,吴淑姬《小重山》词“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其中的“着”均为安置之意。(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用委婉曲折的设问,把内心的悲凉苦楚表现得缠绵绯侧淋漓尽致,堪与辛弃疾《念奴娇》的“旧恨春江流不断,旧恨云山千叠”相比美。

过片描写了景物。“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墙角的梅花凋谢了,孤零地沾在那里;几粒青而又小的梅子妆点着花的残萼。明显的暮春景色意味思妇的惜春自怜。雪,指白色的梅花,用“瘦”来形容如雪梅花,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凋零衰败。清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赞扬作者“字新”欣赏其“瘦雪”的形容。“一痕”即写孤独,又蕴含空漠无依,“墙角”是环境的冷落,也是女主人公的写照。青春而逝,红颜将老,恰如流水年华一去不再,触景伤情,其内心深处的悲凉、无助无奈跃然纸上。“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写景抒情,总括全篇,承上作结。虽然已是败花残枝,光秃秃的枝上已无花可落,寡情的东风却依然逞凶肆虐,继续摧残着孤寂无依的梅树。

此词上阕重在心理描写,对闺中人的深沉挚受、痴情盼望的刻画极其深刻。下阕重在景物,以花喻人,贴切自然。艺术上达到极高境界。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价王庭筠不同于一般金人词风,“间涉幽峭之书,绵邈之音”《谒金门》是词人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庭筠

王庭筠[金代]

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 《水调歌头》
    秋风秃林叶,却与鬓生华。
    十年长短亭里,落日冷边笳。
    飞雁白雪千里,况是登山临水,无赖客思家。
    独鹤归何晚,已后满林鸦。
    望蓬山,云海阔,浩无涯。
    安期玉舄何处,袖有枣如瓜。
    一笑那知许事,且看尊前故态,耳热眼生花。
    肝肺出芒角,漱墨作枯槎。
  • 《诉衷情》
    夜凉清露滴梧桐。
    庭树又西风。
    熏笼旧香犹在,晓帐暖芙蓉。
    云淡薄,月朦胧。
    小帘栊。
    江湖残梦,半在南楼,画角声中。
  • 《乌夜啼》
    淡烟疏雨新秋。
    不禁愁。
    记得青帘江上、酒家楼。
    人不住。
    花无语。
    水空流。
    只有一双樯燕、肯相留。
  • 《清平乐赋杏花》
    今年春早。
    到处花开了。
    只有此枝春恰到。
    月底轻颦浅笑。
    风流全似梅花。
    承当疏影横斜。
    梦想双溪南北,竹篱茅舍人家。
  • 《菩萨蛮》
    客愁枫叶秋江隔。
    隔江秋叶枫愁客。
    行远望高城,城高望远行。
    故人新恨苦。
    苦恨新人故。
    斜日晚啼鸦。
    鸦啼晚日斜。

猜你喜欢

  • 《念奴娇·念奴玉立》
    蔡松年〔〕
    念奴玉立,记连昌宫里,春风相识。
    云海茫茫人换世,几度梨花寒食。
    花萼霓裳,沈香水调,一串骊珠湿。
    九天飞上,叫云遏断筝笛。
    老子陶写平生,清音裂耳,觉庾愁都释。
    淡淡长空今古梦,只有此声难得。
    湓浦心情,落花时节,还对天涯客。
    春温玉碗,一声洗尽冰雪。
  • 《开先寺观龙潭》
    米市米市〔〕
    度峡扪青玉,临深坐绿苔。
    水从双剑下,山挟两龙来。
    春暖花惊雪,林空石迸雷。
    尘缨聊此濯,却去首重回。
  • 《壬午九月九日》
    陈秀民〔〕
    去年登堂三月三,主人置酒浇春衫。
    今年登堂九月九,堂上主人复多酒。
    马生弹琴纪生画,郭子题诗美如炙。
    四明狂客醉欲倒,菊花插帽秋光好。
    百年节序能几逢,人生会合何其少。
    人生会少将奈何,为君起舞为君歌。
    歌残酒尽更须酌,莫待他年白发多。
  • 《野香亭·半空栏槛倚云根》
    赵秉文赵秉文〔〕
    半空栏槛倚云根,暇日登临付一樽。
    山上青莲惟见塔,水边绿树定知村。
    花枝低拂寻春骑,杜宇频伤久客魂。
    过尽芳时游客少,一轩风雨送黄昏。
  • 《七愁》
    〔〕
    秋天的第一愁是花园慢慢的告别它久久伫立在暮霭中象一个褐色的顶花饰一只百合花的主茎,它依旧不肯走。
    第二愁是雉鸡空荡荡的脚它和它的兄弟们一起悬挂在一只钩子上。
    树木的金色裹在羽毛中而它的头却蒙在布袋里。
    第三愁是太阳慢慢的告别它唤回了倦鸟如今在集合黄昏的时刻——那黄金而神圣的画图的底色。
    第四愁是池塘已经发黑毁灭了也淹没了水的城市——甲虫的宫殿,蜻蜓的墓穴。
    第五愁是树木慢慢的告别它静静地在拆除帐篷一天它悄然离去了只留下枯枝落叶——木柴,一根根扎营的木桩。
    第六愁是狐狸的哀愁猎手的喜悦,猎狐的猛犬的喜悦,蹄爪扑腾着直到大地接受它的祈求闭上了她的耳朵。
    第七愁是朱颜慢慢的告别朱颜露出了皱纹向窗外翘首眺望年岁正在打点行装象一个为孩子们举行过赛会的露天市场如今显得肮脏而又杂乱无章。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