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移居·昔欲居南村

[魏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昔欲居南村译文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从前想移居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听说这里住着许多纯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晚。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这个念头已经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这件大事办完。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
展开
收起

移居·昔欲居南村注解

1
南村:各家对“南村”的解释不同,丁福保认为在浔阳城。占卜问宅之吉凶。这两句是说从前想迁居南村,并不是因为那里的宅地好。
2
素心人:指心性纯洁善良的人。“指颜延年、殷景仁、庞通之辈。”庞通,名遵,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之庞主簿。屡。朝夕相见。抱着移居南村这个愿望。已经有很多年了。
3
兹役:这种活动,指移居。顺从心愿。破旧的房屋。何须求宽大。
4
蔽床席:遮蔽床和席子。能够放一张床一条席子就可取了。邻居,指颜延之、殷景仁、庞通等,即所谓“索心人”。
5
抗:同亢,高的意思。抗直之言,高谈阔论或高尚其志的言论。
6
在昔:指往事。这两句是说邻居经常来访,来后便高谈阔论往事。
7
析:剖析文义。所谓析义,主要是一种哲学理趣,与一般分析句子的含义不同。大意是说春秋多晴朗天气,恰好登高赋诗。盛酒于勺。盛酒于觞。倒酒而饮,劝人饮酒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邻人间互相招呼饮酒。农活儿。就。互相怀念。披上衣服,指去找人谈心。满足。指与邻里过从畅谈欢饮之乐。义蕴。岂。岂不美。这些,指上句“此理”。经营。
展开
收起

移居·昔欲居南村背景

  这组诗写于公元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当时作者46岁。根据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与郭维森《陶渊明年谱》,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弃彭泽令返回柴桑,住上京里老家及园田居。公元408年(义熙四年)六月,陶渊明隐居上京的旧宅失火,暂时以船为家。两年后移居浔阳南里(今江西九江城外)之南村村舍。《移居二首》当是移居后不久所作。

移居·昔欲居南村赏析

写移居求友的初谚所云:“非宅是卜,惟邻是卜。”(《左传·昭公三年》)移居者不在乎宅地之吉凶,而在乎邻里之善恶。诗人用其意,表明自己早就向往南村,卜宅不为风水吉利,而为求友共乐。三、四两句,补足卜居的心情。诗人听说南村多有本心质素的人,很愿意和他们一同度日,共处晨夕。陶渊明生活在“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感士不遇赋》)的时代,对充满虚伪、机诈、钻营、倾轧的社会风气痛心疾首,却又无力拨乱反正,只能洁身自好,归隐田园,躬耕自给。卜居求友,不趋炎附势,不祈福求显,唯择善者为邻,正是诗人清高情志和内在人格的表现。

中间四句:“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由卜居初衷写到如愿移居,是诗意的转折和深化。兹役,指移居搬家这件事。“弊庐”,破旧的房屋,这里指简陋的新居。诗人再次表明,说移居南村的愿望早就有了,终于实现的时候。其欣欣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又说,只要有好邻居,好朋友,房子小一点不要紧,只要能遮蔽一张床一条席子就可以了,不必一定求其宽敞。不求华堂广厦,唯求邻里共度晨夕,弊庐虽小,乐在其中,诗人旷达不群的胸襟,物外之乐的情趣不言而喻。在对住房的追求上,古往今来,不少有识之士都表现出高远的精神境界。孔子打算到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居住,有人对他说:那地方太简陋,孔子答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杜甫流寓成都,茅屋为秋风所破,愁苦中仍然热切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刘禹锡为陋室作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其鄙视官场的卑污与腐败,追求高洁的品德与志趣,在审美气质上,和陶渊明这首诗有相通的一面。

最后四句:“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具体描写得友之乐。邻曲,即邻居。在义熙七年(411年)所作《与殷晋安别》诗中,诗人说:“去年家南里,薄作少时邻。”可知殷晋安(即前所说殷景仁)当时曾与诗人为邻。诗中所说的友人,多是读书人,交谈的内容自然不同于和农民“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限于农事(见《归园田居》),而带着读书人的特点和爱好。他们一起回忆往事,无拘无束,毫无保留地交心,他们一起欣赏奇文,共同分析疑难的文义,畅游学海,追求精神上的交流。诗人创作《移居二首》时,正值四十六、七岁的中年时代。这是人生在各方面均臻成熟的时期。中年的妙趣和魅力,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而且也愿意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和读陶渊明归田以后其它作品一样,《移居二首》给人的感受是鲜明而强烈的:诗人厌恶黑暗污浊的社会,鄙视丑恶虚伪的官场,但他并不厌弃人生。在对农村田园、亲人朋友的真挚爱恋中,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生命的归宿,心灵的慰安和休息。高蹈、洒脱而又热爱人生,恋念人生,独特而亲切的情调,情趣与理趣共辉,陶渊明其人其诗的魅力,首先来自对人生与自然的诗意般的热爱和把握。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向来以朴素平淡、自然真率见称。这种独特的风格,正是诗人质性自然的个性的外化。从这首诗来看,所写移居情事,原是十分平常的一件事。但在诗人笔下款款写来,读者却感到亲切有味。所用的语言,平常如口语,温和高妙,看似浅显,然嚼之味醇,思之情真,悟之意远。如写移居如愿以偿:“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纯然日常口语,直抒人生见解。“何必”二字,率直中见深曲,映出时人普遍追名逐利的心态,矫矫脱俗,高风亮节,如松间白鹤,天际鸿鹄。又如诗人写和谐坦诚的邻里友谊,仅以“时时来”出之,可谓笔墨省净,引人遐想。欣赏奇文,状以“共”字,分析疑义,状以“相与”,均是传神笔墨。如果奇文自赏,疑义自析,也无不可,却于情味锐减,更无法深化移居之乐的主题。而“共”与“相与”前后相续则热烈抗言之情态呼之欲出,使“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成为绝妙的诗句,赢得千古读者的激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评陶渊明《止酒》诗云:“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余反复味之,然后知渊明用意……故坐止于树荫之下,则广厦华堂吾何羡焉。步止于荜门之里,则朝市深利吾何趋焉。好味止于噉园葵,则五鼎方丈吾何欲焉。大欢止于戏稚子,则燕歌赵舞吾何乐焉。”要达到这种心境和生活,是要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和痛苦的人生体验,才能对人生有睿智的领悟的,正如包孕万汇的江海,汪洋恣肆,波涛澎湃之后而臻于平静。陶诗看似寻常,却又令人在低吟回味之中感到一种特殊的魅力——“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等。读者读着这样的诗句,往昔对生活中一些困惑不解的矛盾,也许会在感悟诗意的同时豁然开朗,得到解释,以坦然旷达的胸怀面对万花筒般的人生。陶诗淡而有味,外质内秀,似俗实雅的韵致,在《移居》一诗中也得到生动地体现。衷,邻里过往的快乐。吟味全诗,每四句是一个层次。

前四句:“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追溯往事,以“昔”字领起,将移居和求友联系起来,因事见意,重在“乐”字。古人迷信,移居选宅先卜算,问凶吉,宅地吉利才移居,凶险则不移居。但也有如古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命子其三》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 《赠羊长史》
    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贤圣留馀迹,事事在中都。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
    紫芝谁复采?
    深谷久应无。
    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 《停云其一》
    霭霭停云,时雨[氵蒙][氵蒙]。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 《杂诗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猜你喜欢

  • 《赠顾骠骑诗思文》
    陆云陆云〔魏晋〕
    一思文祁阳。
    祁阳克畯。
    天锡纯嘏。
    宣兹义问。
    德音既烈。
    海外有奋。
    既奋斯音。
    祗敬厥德。
    昭治其家。
    覃及邦国。
    永肇仪刑。
    俾民惟则。
    二文王在上。
    太姒思齐。
    鲁侯克昌。
    亦赖令妻。
    鉴神有顾。
    苹繁在斯。
    祁阳载天。
    作之伉俪。
    三在虞之胄。
    实惟有姚。
    颖艳玉秀。
    华茂桃夭。
    居显祗明。
    在灵格幽。
    清尘熠烁。
    淑心绸缪。
    爰及祁阳。
    惟德之周。
    四其德伊何。
    和贞虔告。
    师民履素。
    言谋虑度。
    钟鼓思乐。
    靖端夙效。
    考休攸嫔。
    来嫁于顾。
    五羔羊执贽。
    玉帛有辉。
    百两集止。
    之子于归。
    宗姻风从。
    娣侄云回。
    祁阳顾之。
    焕其盈闱。
    六既曰归止。
    式扬好音。
    言观河洲。
    有集于林。
    思乐葛藟。
    薄采其蕈。
    疾彼攸遂。
    乃孚惠心。
    七惠心既孚。
    有恪中馈。
    敦此众斯。
    永锡嗣类。
    载延窈窕。
    用和寤寐。
    神之听之。
    胤祚来尔。
    八昔周之隆。
    在任有姒。
    内刑圣敬。
    外崇多士。
    今我淑人。
    实亮君子。
    亹亹翼翼。
    亦继斯祉。
    宜尔子孙。
    福禄盈止。
  • 《嘲友人诗·同好齐欢爱》
    李充李充〔魏晋〕
    同好齐欢爱,缠绵一何深。
    子既识我情,我亦知子心。
    燕婉历年岁,和乐如瑟琴。
    良辰不我俱,中阔似商参。
    尔隔北山阳,我分南川阴。
    嘉会冈克从,积思安可任。
    目想妍丽姿,耳存清媚音。
    修昼兴永念,遥夜独悲吟。
    逝将寻行役,言别泣沾襟。
    愿尔降玉趾,一顾重千金。
  • 《劳还师歌·猃狁背天德》
    张华张华〔魏晋〕
    猃狁背天德,构乱扰邦畿。
    戎车震朔野,群帅赞皇威。
    将士齐心旅,感义忘其私。
    积势如。
  • 《扶风歌·朝发广莫门》
    刘琨刘琨〔魏晋〕
    朝发广莫门。
    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
    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
    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
    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
    废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
    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
    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
    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
    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
    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
    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
    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
    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
    夫子故有穷。
    惟昔李骞期。
    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
    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
    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
    重陈令心伤。
  • 《使君诗·怀远以文》
    郭璞郭璞〔魏晋〕
    怀远以文,济难以略。
    光赞岳谟,折冲帷幕。
    凋华振彩,坠景增灼。
    穆其德风,休声有邈。
    方恢神邑,天衢再廓。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