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徽宗花鸟图

[明代]方孝孺

xuānrénshēngxiá
sòngzuòdāngshízhōngfǒu
zhīhuòluànyóuwèixiū
gēngduānwángzuòtiān
jiǎnshūchūjiéxīngchí
zhòngjiànfēngjiùshèshī
tàishìchóngjīngguó
zhāotángxīnkāndǎngrénbēi
tíngchénwǎngwǎngduōqiánkǒu
hǎizhēnxiángyǒu
wànjīnbǎocángzàochítái
qiānlóuchuánzǎihuāliǔ
jūnchénchàwénxiū
shùtánghànzhuīshāngzhōu
chénzhōngkǎoàn
jiǎyángmèiyuǎnmóu
gōngzhōngcóngróngwànxiá
hānyǐnyóuwàngzhòu
niǎnshíguòzǎixiāngjiā
wēihánghuòyǐnchànglóuxià
xuāndiàn殿nèipíngfēng
jīnchǔchǔtóng
zhàoqiǎnnèiguānxuānhuàshǐ
shíniānxiàngxíngróng
shényùnhuítiānqiǎo
wànsuìjìnchēnghǎo
lóngzhuāngzhóujǐncái
shǔhuāshūzhūzhuànbǎo
xīnshìliáng
dàodānqīngguòbǎiwáng
jìnjiāngbīngbiānjiāng
huánxìnjiānchénchìjùnliáng
dānmièhòujīnrén
yóupōuwángfēngshǎngyānshù
lòuchūténgchén
tiānjiāohuángshuǐ
biànjīngsuǒyuèshíkāi
zhìshànluánhuí
shūwànjuànshā
kuíguāngtiānwéiāi
zhījīnyǎngsānbǎizǎi
nánběixīngwánggēnggǎi
fèilíngshè
chǐshéijiāshàngshōuzài
zhīhuàfēirénwéi
dāngyǒushénchánghuī
liúhuāniǎozàirénshì
yàohòuláichéngjièzhī
láijūnzàirén
xiǎosuīgōng
jiànzhāolíng
wěihóng鸿míngzhàotiān
查看更多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方孝孺

方孝孺[明代]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绝命词》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庶不我尤!
  • 《蚊对》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
    毛发尽竖,肌肉欲颤;
    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
    蹴童子,呼曰:
    “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絺帷尽张。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
    “此非吾血者耶?
    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
    “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
    “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
    “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
    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
    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
    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
    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
    畜妻而育子,同也;
    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
    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 《深虑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
    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
    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
    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
    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
    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 《豫让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
    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
    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呜呼!
    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
    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
    “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谓非忠可乎?
    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
    让应曰:
    “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
    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
    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
    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
    “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
    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
    忿必争,争必败;
    骄必傲,傲必亡”。
    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
    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
    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噫!
  • 《次修得杂诗韵》
    神龙卧深泽,不若抱瓮滋。
    白日掞重阴,不如寸烛辉。
    贤豪初未遇,但觉吾道非。
    纷纷当涂子,权势众所归。
    两生困蓬藋,屠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猜你喜欢

  • 《咏史·王风日以降》
    〔明代〕
    王风日以降,瞻乌于谁屋?
    秦售十二城,赵夸如此璧。
    宿昔相如子,风云气绝伦。
    忽承赵王命,携璧西入秦。
    强秦尚诈术,弄璧城不入。
    公子怒见欺,裂眦睨柱立。
    全璧归赵廷,位列廉颇左。
    计谋日云拙,几作渑池虏。
    壮士岂若此,公子非真勇。
    暴虎复凭河,事有轻且重。
    两国急啮噬,璧乃秦兵饵。
    天地相颠倒,血成沧海水。
    强弱自有分,竟入秦王府。
    邯郸白骨寒,鬼哭千万古。
  • 《襄县城东即事》
    高叔嗣高叔嗣〔明代〕
    春晴汝岸曲,夜雨襄祠东。
    日出冥濛雾,天垂断续虹。
    关梁临水闭,驰道与山通。
    旦夕龙舆度,千城望幸中。
  • 《冬歌·铜壶一夜闻寒枕》
    〔明代〕
    铜壶一夜闻寒枕,纱窗月落鸳鸯锦。
    乌鸦惊飞辘轳长,楼前倏忽生曙光。
    侍婢金瓶泻鸣玉,晓帘水涩胭脂香。
    春山欲描描不得,栏杆伫立寒霜白。
    去年照镜看花柳,琥珀光深倾夜酒。
    罗帐重重围凤笙,玉容今为相思瘦。
    青骢一别春复春,金戈铁马瀚海滨。
    惊沙吹雪冷黑貂,香闺良夜何迢迢。
  • 《同陈秀才登虎头岩》
    林鸿〔明代〕
    胜概殊三岛,层阑敞八风。
    云霞开玉垒,日月绕珠宫。
    鸟道苍烟外,军城紫气中。
    山河襟带远,楼观画图雄。
    物候逢秋异,登攀与子同。
    忆家沧海阔,怀古霸图空。
    地暖初闻雁,江寒已落枫。
    振雷随急雨,野日截残虹。
    岁月空流水,飘零极转篷。
    江湖归未就,徒此羡渔翁。
  • 《送张佑之监德州仓予于佑之差有一日之长故言》
    罗玘〔明代〕
    郎吏头漆黑,心有大机轴。
    司徒眼如电,晨降檄一幅。
    入门绝经营,已饬车辘辘。
    老父坐车上,横身任为仆。
    幸逢德州程,九水一日陆。
    船头鱼泼泼,船尾鸥逐逐。
    晋人不知船,老觉船是屋。
    且令买鱼烹,更欲伴鸥宿。
    公衙幸少休,可报酒初熟。
    玉浮暑池歜,金泛秋篱菊。
    我能捐千金,谁有爱日鬻。
    么麽尔委吏,自束缩肠腹。
    慎勿莽饕餮,人自念鞠育。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