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题杨次公春兰

[宋代]苏轼

chūnlánměirén
cǎixiūxiàn
shíwénfēnglòuxiāng
péngàishēnjiàn
dānqīngxiězhēn
sāochuán
duìzhīlíngjūn
guānpèigǎnyàn
查看更多 ∨

题杨次公春兰翻译

注释
⑴羞:难为情,害羞。
⑵蓬艾:泛指丛棘荒草。
⑶丹青:丹和青为中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料,故以此代指绘画。真色:真正的面貌。形容画得逼真。
⑷ 离骚 :战国楚诗人 屈原 作的《 楚辞 》篇名,文中多次写到兰花。
⑸灵均:即屈原。他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⑹冠佩:把花戴在头上或佩在身上。燕:轻慢,亵渎。
白话译文
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宋代]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猜你喜欢

  • 《对竹·劳生分素定》
    郑刚中郑刚中〔宋代〕
    劳生分素定,大患天所辱。
    时於法埃中,许我对修竹。
    此君风味高,瘦骨不生肉。
    烟梢堕新箨,当面变苍玉。
    风邀嘉月过,众叶乱相触。
    寒光下照之,到地影犹绿。
    谁能相从饮,莫听人间曲。
    纲响侑孤斟,洗却一生俗。
  • 《秋晓·鸿雁何时来》
    章甫章甫〔宋代〕
    鸿雁何时来,肃肃楚天晓。
    非鸣向江南,江北稻粱少。
  • 《颂古十七首》
    释师观〔宋代〕
    伶利道人何处去,至今寻觅杳无踪。
    有时冷地思量著,不觉全身在碧峰。
  • 《北桥送客·桥上垂杨系马嘶》
    张耒张耒〔宋代〕
    桥上垂杨系马嘶,桥头船尾插青旗。
    船来船去知多少,桥北桥南长别离。
    亭上几倾行客酒,游人自唱少年辞。
    百年回首皆陈迹,浮世飘零亦可悲。
  • 《次弓天锡送胡儒文韵》
    陶梦桂〔宋代〕
    不论朝市与山林,两鬓难禁白发侵。
    物外休论天下事,书中要见古人心。
    老来酒债浑无有,公等诗名尽可寻。
    吟料从来无尽藏,江湖万里水云深。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