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新茶·新诗态度霭春云

[宋代]苏辙

xīnshītàiǎichūnyún
kěnpiānzhāngwàngrén
xìnghǎocháchángyǎng
jiāoquánshuǐjiǔqīn
shuìnóngzhèngxiǎngluóshēng
shíbǎoyóubiàn便zhōumiànyún
chǔhànlínchángwài
míngniánshéisòngzhàchūn
查看更多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苏辙

苏辙[宋代]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
    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 《水调歌头》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 《渔家傲》
    七十馀年真一梦。
    朝来寿斝儿孙奉。
    忧患已空无复痛。
    心不动。
    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
    中年禅味疑天纵。
    石塔成时无一缝。
    谁与共。
    人间天上随他送。
  • 《竹枝歌》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
    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
    连春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
    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
    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
    俚人风俗非中原,处子不嫁如等闲。
    双鬓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
    上山采薪多荆棘,负水入溪波浪黑。
    天寒斫木手如龟,水重还家足无力。
    山深瘴暖霜露乾,夜长无衣犹苦寒。
    平生有似麋与鹿,一旦白发已百年。
    江上乘舟何处客,列肆喧哗占平碛。
    远来忽去不记州,罢市归船不相识。
    去家千里未能归,忽听长歌皆惨栖。
    空船独宿无与语,月满长江归路迷。
    路迷乡思渺何极,长怨歌声苦凄急。
    不知歌者乐与悲,远客乍闻皆掩泣。
  •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
    怪我辞官免入商,才疏深畏忝周行。
    学从社稷非源本,近读诗书识短长。
    东舍久居如旧宅,春蔬新种似吾乡。
    闭门已学龟头缩,避谤仍兼雉尾藏。

猜你喜欢

  • 《天竺书怀》
    释行海〔宋代〕
    满山风露正秋深,石井栏边蛩夜吟。
    黄叶随流如有约,白云归岫亦无心。
    拟同猿鸟消闲日,别卜烟霞入远林。
    毕竟一荣还一辱,百年何用觅知音。
  • 《山中三首》
    刘应时刘应时〔宋代〕
    始看红紫上花稍,倏忽春光半已消。
    最是幽窗断魂处,杜鹃啼月过山腰。
  • 《赠范道人·黄纸差符不肯留》
    卫宗武卫宗武〔宋代〕
    黄纸差符不肯留,飘然愿逐云水游。
    纡朱拖紫不肯慕,甘著草衣披布素。
    金珠斗量佩鸣珂,所得懽华能几何。
    形气日随情欲蠹。
    曾不百岁同臭腐。
    学仙岂必便函成仙,人世且结清净缘。
    弘景宁为轩冕锢,子平未免婚嫁累。
    有田有庐誓弗归,有子有女弃若遗。
  • 《次韵答邦直子由四首》
    苏轼苏轼〔宋代〕
    簿书颠倒梦魂间,知我疏慵肯见原。
    闲作闭门僧舍冷,病闻吹枕海涛喧。
    忘怀杯酒逢人共,引睡文书信手翻。
    欲吐狂言喙三尺,怕君瞋我却须吞。
    (邦直屡以此见戒。
    )城南短李好交游,箕踞狂歌总自由。
    尊主庇民君有道,乐天知命我无忧。
    醉呼妙舞留连夜,闲作清诗断送秋。
    潇洒使君殊不俗,樽前容我揽须不。
    (邦直家中舞者甚多。
    )老弟东来殊寂寞,故人留饮慰酸寒。
    草荒城角开新径,雨入河洪失旧滩。
    车马追陪迹未扫,唱酬往复字应漫。
    此诗更欲凭君改,待与江南子布看。
    君虽为我此迟留,别后凄凉我已忧。
    不见便同千里远,退归终作十年游。
    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
    闻道鹓鸿满台阁,网罗应不到沙鸥。
  • 《沧浪亭记》
    苏舜钦苏舜钦〔宋代〕
      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
    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
    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