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寰海后十首

[清代]魏源

zēngwénbīnghuàchéngpíng
jiànchéngpínghuàzhànzhēng
jìnshūfēngjìn
értánhǎiguótánbīng
mèngzhōngshūcǎocāngshēnglèi
shīyīnghuābàishǐqíng
guānfěishíxiūxuéshè
jīngjiàngguànhàngōngqīng
查看更多 ∨

寰海后十首翻译

【注释】:
寰海後十首》作於1842年前後,其重心主要是對戰爭的總結和反思。

[內容評析]詩的前四句描繪了社會上對戰爭的普遍驚懼心理。人們在戰爭中總是渴望安寧,誰又見過「承平」之際大肆談論戰爭的呢?首聯敏銳捕捉了「兵革」之際「話承平」和「承平」之中「話戰爭」這正常和反常的兩種現象,並用「曾聞」、「幾見」的怪訝語氣,著力突出了後者的異常。頜聯「鶴盡羽書風盡檄,兒談海國婢談兵」將「幾見承平話戰爭」的現象作了進一步的展開。作者巧妙地用了東晉淝水之戰「風聲鶴唳」的典故,一方面描繪出「話戰爭」的內容──人們普遍地驚懼,以為軍情緊急,大禍將至;另一方面,又暗示出朝廷的驚慌失措,草木皆兵,稍有風吹草動,就發軍書徵兵,以致人心惶惶,甚至連兒童、使女都紛紛談論著同敵國用兵打仗的話題。這四句雖只寫了現象,但深刻的意蘊卻不言而喻;所謂的「承平」是朝廷用喪權辱國的「條約」換取的暫時緩解,並不能換來真正的和平,反而使侵略者更加變本加厲,虎視眈眈。之所以有「話戰爭」的異象,乃是「承平」原不存在!
詩的後四句轉向自身。作者在睡夢裡都在起草奏章,反映人民的痛苦;他的詩作,縱然寫到花草鶯燕,也不是為了吟弄風月,而是欲起野史之作用,記載民間的風俗人情,表現黎民百姓的遭際和願望。這兩句寫得極誠摯沉痛,懇切動人。末聯「官匪拾遺休學杜,徒驚絳灌漢公卿」,作者發出了憤激之辭;自己既然連 杜甫左拾遺那樣的官職都沒有,又何必去學杜甫的憂國憂民,為朝廷補缺糾失呢?那反而會徒自驚動像漢代周勃、灌嬰那樣的朝中大臣,使自己遭到賈誼一樣的疑忌和打擊。這激憤的反語,道出了有識之士的普遍悲哀,因而具有深廣的內涵。
比起 魏源典故瀾翻的其他作品來,這首詩可謂明白如話。前四句以現象寫本質,以具體寫抽象,耐人尋味;後四句引向自身的抒情,沉摯與憤切相交織,乃是一代愛國志士心音的剖白。全詩充盈著崇高正義之內美的人格力量,格外動人心魄。

[難詞註釋]?羽書:緊急的軍事文書。檄:古代官府用以徵召、曉諭或聲討的文書。?疏草:起草奏章。?稗史:野史。?匪:非。拾遺:唐代諫官名。杜:指杜甫,曾任左拾遺。?絳灌:漢代絳侯周勃和傑陰侯灌嬰,賈誼因上疏遭到兩人的猜忌打擊。這裡代指朝中大臣。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魏源

魏源[清代]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 《三湘棹歌(三首选一)》
      楚水入洞庭者三:
    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
    故有“三湘”之名。
    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
    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
    见《宝庆府志》。
    《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
    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 《资湘(即潇湘)》
    溪行欲尽竹不已,苍雪纷纷化流水。
    船尾甫出碧玉湾,船头不见白云起。
    艤船斩竹撑竹篙,篙声响应空谷号。
    舟底水将石作骨,江边山以石为毛。
    滩声渐急篙渐近,知有截溪渔簖近。
    渔翁晒网鹭晒翅,一潭竹影涵鱼影。
  • 《晓窗》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
    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 《三叠泉》
    渴虹倒吸西江水,万丈老龙飞不起。
    三奋三坠下无底,喷为雨雹风霆诡。
    一练三帘万玉珠,奋迅奔腾十数里。
    水石昼夜万訇,双崖铁立殷空。
    日月万古照不到,一峡终年烟雾里。
    数尺短松千尺苔,山深六月寒苍。
    不知何人暗相报,遂令闯破混沌死。
    至今山灵怒游客,百步飞霖射衣履。
    山非山,水非水,仙非仙,鬼非鬼,回头洞口云扃矣,千秋万岁何时启?
  • 《晓窗·少闻鸡声眠》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
    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猜你喜欢

  • 《覃溪老人归道山已久顷闻其家计萧条为之慨然》
    方士淦〔清代〕
    天与遐年道诣酣,灵光颓去竟何堪。
    帔寒谁恤任公子,笔记人怀《老学庵》。
    早有鸿文惊海外,空余牛斗烛江南。
    芳邻追溯逾三纪,曾仰苏斋供佛龛。
  • 《苏幕遮·帘外听堕钗声》
    董以宁〔清代〕
    玉钩垂,犀箔护。
    肯递春风,偏断游丝路。
    内里暗闻钗响度。
    掷地金声,抵得天台赋。
    望明妆,遮薄雾。
    闹扫虽松,窣堕知何故。
    难道拔时纤手误。
    倘为侬来,忽地回头顾。
  • 《谒金门·江上道》
    李慈铭李慈铭〔清代〕
    江上道,临水画楼春早。
    迟日养蚕帘影悄,隔帘闻语笑。
    朝暮蒲帆征棹,愁见殢人芳草。
    烟陌青青同一稿,夕阳无限好。
  • 《和愔仲除夕即用其韵》
    陈宝琛陈宝琛〔清代〕
    去日堂堂胡不归?
    晨光献岁更熹微。
    思艰行在需三鉴,厌乱都人望六飞。
    犹有遗臣谁是靡,能知四国岂无挥。
    危冠到老仍强项,吾道何伤举世非。
  • 《定庵韵·纵声一喝水难东》
    黄人黄人〔清代〕
    纵声一喝水难东,腻粉柔香涤不空。
    再世因缘今日泪,去年门巷昨宵风。
    情超子夜千歌外,魂在文通两赋中。
    身后湖山须配享,才人龙虎美人虹。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