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按诗人
展开
  • 《郑伯克段于鄢》
    克者何?
    能也。
    何能也?
    能杀也。
    何以不言杀?
    见段之有徒众也。
      段,郑伯弟也。
    何以知其为弟也?
    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
    段,弟也,而弗谓弟;
    公子也,而弗谓公子。
    贬之也。
    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
    何甚乎郑伯?
    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之云尔,甚之也。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
    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 《虞师晋师灭夏阳》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
    虞无师,其曰师,何也?
    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
    其先晋何也?
    为主乎灭夏阳也。
    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灭夏阳而虞、虢举矣。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
    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
    “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
    ”公曰:
    “此晋国之宝也。
    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
    ”荀息曰:
    “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
    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
    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
    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公曰:
    “宫之奇存焉,必不使也。
    ”荀息曰:
    “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
    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
    少长于君,则君轻之。
    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
    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公遂借道而伐虢。
    宫之奇谏曰:
    “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
    ”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
    宫之奇又谏曰:
    “语曰:
    ‘唇亡齿寒。
    ’其斯之谓与!
    ”挈其妻、子以奔曹。
    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
    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
    “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别人正在查

古诗大全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