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ěng xián shì zhī
等闲:无关紧要;之:它。把它看得无关紧要;不加重视。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hao86.com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等闲视之偏正式;作宾语;用于否定句,反问句。
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regard as unimportant
なおざりに視する
считáть обыденным явлéнием
<德>etwas als belanglos behandeln
常用成语
等閑視之
ㄉㄥˇ ㄒ一ㄢˊ ㄕˋ ㄓ
DXSZ
偏正式成语
等闲视之和“掉以轻心”;都可表示对事情不重视;且多用于否定语气。但等闲视之偏重于“思想上轻视”;强调把事物看得很平常;“掉以轻心”;偏重于“态度上轻率”;强调对事物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1)(动)程度或数量上相同:~同。
(2)(动)等候;等待。
(3)(动)等到。
(4)(名)等级:优~。
(5)(名)种、类:这~事。
(6)(助)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我~。
(7)(助)表示列举未尽:我喜欢吃苹果、香蕉~~。
(1)(形)没有事情;没有活动;有空:~空|~暇|~人|~逸。
(2)(房屋、器物等)不在使用中:~钱|~庭。
(3)(名)闲空儿:农~|忙里偷~。
(4)与正事无关的:~扯|~荡|~逛|~谈。
(1)(动)看:~力|近~。
(2)(动)看待:轻~。
(3)(动)考察:巡~。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