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ㄒ一ㄢˊ ㄕㄢˋ
结构:贤(上下结构)善(上下结构)
⒈ 贤明善良。
引《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卿云歌三》:“迁于贤善,莫不咸听。”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信度国》:“其有精勤贤善之徒,独处闲寂,远迹山林,夙夜匪懈,多证圣果。”唐元稹《唐故建州浦城县尉元君墓志铭》:“夫人濮阳吴氏,贤善恭干。”
⒉ 指贤明善良的人。
引唐元稹《授孟子周太子宾客制》:“闻匹夫之爱其子者,犹求明哲为之师,贤善为之友,而况乎羽翼元子,宾游东朝,非旧德耆年,孰副兹选?”
(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
(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
(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
(1)(形)善良;慈善:~举|~事。
(2)(形)善行;善事:行~。
(3)(形)良好:~策|~本。
(4)(形)友好;和好:友~|亲~。
(5)(形)熟悉:面~。
(6)(形)办好;弄好:~后|~始~终。
(7)(形)擅长;长于:多谋~断。
(8)(形)好好地:~自保重。
(9)(形)容易;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