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
(1) 没有名称或名声
(2) 没有缘由或说不清缘由的
⒈ 没有名声,声名不显于世。
引《国语·晋语一》:“为人子者,患不从,不患无名。”
汉严忌《哀时命》:“时曖曖其将罢兮,遂闷叹而无名。”
唐白居易《初入峡有感》诗:“常恐不才身,復作无名死。”
⒉ 不追求名声。
引《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明夏完淳《秋怀》诗之三:“静观百岁间,无名以为準。”
⒊ 没有名称;没有名字。
引《汉书·扬雄传下》:“无主无名,要合《五经》;苟非其事,文不虚生。”
《晋书·卞壸传》:“寄命於他人之门,埋尸於无名之冢。”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岳州》:“﹝吏﹞曰:‘送堂之牓在此,可自寻之。’因出视, 俊无名。”
巴金《军长的心》:“为了上个月那个攻占无名高地的战斗,他整整忙了一个多月。”
⒋ 没有名义,没有正当理由。
引《史记·淮阴侯列传》:“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寧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六:“时虽已下荆楚,孟昶有唇亡齿寒之惧,而讨之无名。”
清孔尚任《桃花扇·修札》:“老夫愚不揣,劝将军自忖裁:旌旗且慢来,兵出无名道路猜。”
⒌ 道家称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为“无名”。参见“无名之朴”。
引《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王弼注:“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清黄鷟来《陈青庭以萤火诗远寄索和次韵》之五:“欲问化生何自始,直穷天地到无名。”
⒍ 指无名火。
引《封神演义》第七十回:“道心推在汪洋海,却把无名上脑来。”
⒎ 莫可名状。
引丁玲《松子》:“可是眼泪受一种无名的抑制,流不出来。”
冰心《寄小读者》二七:“到了车站……才知从波士顿到梦野是要经过沙穰的,我忽然起了无名的怅惘。”
1. 道家指天地形成前的状态。名,名称,概念。 《老子》:“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
王弼注:“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⒏ 不露名迹。
引《庄子·庚桑楚》:“券内者行乎无名,券外者志乎期费。”
成玄英疏:“履道而为於分内者,虽行而无名迹也。”
没有名声。
如:「无名英雄」。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