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ㄨㄤˇ ㄔˇ ㄓˊ ㄒㄨㄣˊ
⒈ 亦省作“枉尺”。
引《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曰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后汉书·张衡传》:“枉尺直寻,议者讥之,盈欲亏志,孰云非羞?”
宋王安石《上孙司谏书》:“枉尺直寻而利,古人尚不肯为,安有此而可为者乎?”
梁启超《新民说·论自尊》:“牺牲名誉,而以枉尺直寻为手段者,其去豪杰远矣。”
宋邵雍《高竹》诗之三:“枉尺既不能,括囊又何谢。”
郭沫若《满江红》词:“阵堂堂,磊落以光明,难枉尺。”
枉,弯曲。直,伸。寻,古代长度单位,约八尺或七尺。枉尺直寻指弯曲一尺而能伸长八尺。语本《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后比喻损失小部分以求大范围的收获。《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枉尺直寻,议者讥之,盈欲亏志,孰云非羞?」《晋书.卷九四.隐逸传.戴逵传》:「苟迷拟之然后动,议之然后言,固当先辩其趣舍之极,求其用心之本,识其枉尺直寻之旨,采其被褐怀玉之由。」
(1)(形)弯曲或歪斜。
(2)(动)使歪曲:~法。
(3)(形)冤屈:冤~。
(4)(副)白白地;徒路。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动)找:~机|~死觅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