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激起尘土。
引战国楚宋玉《风赋》:“夫庶人之风,塕然起於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鬱烦寃。”
汉王粲《杂诗》:“风飇扬尘起,白日忽已冥。”
《三国演义》第七九回:“乡中父老,扬尘遮道,奉觴进酒,效汉高祖还沛之事。”
刘白羽《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第三封》:“地面在你底下扬尘,桥在发吼。”
⒉ 后用为世事变迁之典。
引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説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於往者,会时畧半也,岂将復还为陵陆乎?’ 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復扬尘也。’”
宋陆游《护国天王院过之有感》诗:“古传东海会扬尘,君看此地亦荆榛。”
陈三立《次韵答金大润培金》:“扬尘沧海弹指耳,苦对鶯飞草长时。”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西风残照, 汉家之陵闕已非, 东海扬尘, 唐代之冠裳莫问。”
⒊ 喻征战。
引《北史·高允传》:“帝( 魏庄帝 )亲送於河桥上,举酒指水曰:‘卿兄弟冀部豪杰,能令士卒致死。京城儻有变,可为朕河上一扬尘。’”
扬起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