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以待毙
坐以待毙的意思
坐以待毙
(1) 静坐等着【hao86.com好工具】送死。比喻遭到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
⒈ 亦省作“坐毙”。
引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水浒传》第一〇八回:“杨志、孙安、卞祥与一千军士,马罢人困,都於树林下坐以待毙。”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善良之民,坐而待毙。”
清朱佐朝《后渔家乐》二:“贤契既同我去,夫人在此伶仃无倚,何不同奔他途,母子终须有顾,何必坐以待毙。”
吴玉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大家都感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斗争。”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十万大师瘴厉腹疾,死者八九……盖逵承望丞相风指,因致坐毙。”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空床呻吟,无力延医,以此坐毙,不可纪称。”
形容面临危难,不积极奋发,坐等失败。《隋唐演义.第五八回》:「止因缺了粮饷,所以固守孤城,坐以待毙。」也作「坐而待毙」。
【解释】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示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大众不会坐以待毙。
【近义词】束手待毙、劫数难逃、在劫难逃、山穷水尽、束手就擒、自投罗网、洗颈就戮
【反义词】柳暗花明、垂死挣扎、死里求生、死里逃生、绝处逢生、困兽犹斗、死中求生、狡兔三窟
【语法】坐以待毙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字义分解
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2. 乘,搭:坐车。坐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9. 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
10.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11. 同“座”。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1.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1.死(用于人时多含贬义):~命。击~。牲畜倒~。
2.枪毙:昨天~了一个抢劫杀人犯。
3.仆倒:多行不义必自~。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e0f7343ac9e0f73/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