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切具备;完备。
引《庄子·徐无鬼》:“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
成玄英疏:“备,具足也。”
宋欧阳修《吉州学记》:“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其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
明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辛丑二宗伯》:“陆后再膺存问,九十七而下世,饰终赠諡之典大备,尤非董所敢望。”
孙中山《行易知难》第二章:“考中国钱币之兴,当在神农日中为市之后,而至於成周,则文物之盛已称大备矣。”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1)(动)具备;具有:德才兼~。
(2)(动)准备:~战|~料|~而不用。
(3)(动)防备:~荒(防备灾荒)。
(4)(名)设备(包括人力、物力):军~|装~。
(5)(副)表示完全:关怀~至|~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