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没
(1) 显现或隐没
⒈ 出现与隐没。
引《晋书·天文志上》:“至顺帝时, 张衡又制浑象,具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列二十四气、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纬,以漏水转之於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
宋苏轼《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宝山》诗:“立鹊低昂烟雨里,行人出没树林间。”
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镜里娇鸞,空中野马,氤氲出没又何殊。”
⒉ 出入,不合事实。
引《南齐书·袁彖孔稚珪刘绘传论》:“辞有出没,义有增损。”
唐刘知几《史通·浮词》:“心挟爱憎,词多出没。”
⒊ 出卖。
引《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常言‘食在口头,钱在手头’,费一分,没一分,坐喫山空。不上一年,又空言了。更无出没,瞒了老婆,私下把翠叶这丫头卖与人去。”
忽现忽隐、活动往来。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1. 隐在水中:沉没。没顶之灾。
2. 隐藏,消失:埋没。没落。
3. 漫过,高过:水没了头顶。淹没。
4. 财物收归公有或被私人侵吞:没收。抄没。
5. 终,尽:没世。没齿不忘。
6. 同“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