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从其志
各从其志的意思
⒈ 各依自己的志愿意向行事。
引《史记·伯夷列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汉书·萧望之传》:“﹝王仲翁﹞顾谓望之曰:‘不肯録録,反抱关为。’ 望之曰:‘各从其志。’”
亦作“各行其志”。 《北史·宇文孝伯传》:“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徒必不免祸,奈何?’ 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諫而不入,将焉逃死?足下若为身计,宜且远之。’於是各行其志。”
宋戴埴《鼠璞·温公申公议论》:“范景仁与温公为异姓兄弟,心未尝不合, 元祐出处,各行其志,不失为同也,人安得议其优劣?”
各人按照自己的志向行事。
【解释】从:听任;志:志向。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示例】如以实权为难舍,以虚号为可娱,则解释法律,正复多端,亦各从其志而已。(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五回)
【近义词】各行其志
【语法】各从其志动宾式;作谓语;指各人依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字义分解
1. 每个,彼此不同:各别。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有千秋。各自为政。
1.依顺:顺~。盲~。~善如流。
2.采取,按照:~优。
3.跟随:愿~其后。
4.跟随的人:侍~。仆~。
5.参与:~业。~政。投笔~戎。
6.由,自:~古至今。~我做起。
7.次要的:主~。~犯。
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10.姓。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3.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其快乐。大概其。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ac36a43ac9ac36a/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