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虎符。刻有虎头形的牌子。 王国维《元铜虎符跋》:“元之虎符俗云虎头牌。
引汪元量《水云集·湖州歌》云:‘文武官僚多二品,还乡尽带虎头牌。’ 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云:‘虎头儿金牌腰内悬。’则当时本谓之牌,不谓之符。雅言谓之虎符,名虽古,制则非矣。”
⒉ 清代衙门前所挂绘有虎头形的木牌。用以表示官府的威严。亦指一般绘有虎头形的牌子。
引孙犁《澹定集·与友人论学习古文》:“学校的门口,还是左右挂了两面虎头牌:‘学校重地’及‘闲人免进’。”
⒊ 旧时官府捉拿罪犯的凭证。
引清李渔《玉搔头·收奸》:“乌鸦先作虎头牌,啣音去报人来。”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鬼卒拿着钢叉,叉环振得琅琅地响,鬼王拿的是一块小小的虎头牌。”
皇帝赐给近臣或功臣,可行使最高权力的虎头形金牌。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1)(名)(~子、~儿)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志;上面多有文字或符号:招~|指路~|存车~子。
(2)(名)(~子、~儿)产品的专用名称:解放~汽车。
(3)(名)一种娱乐用品(旧时多用为赌具):打~|麻将~|王~|纸~。
(4)(名)(~子)词曲的调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