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ㄐ一ㄣˇ ㄌ一ˇ
结构:锦(左右结构)里(独体字)
⒈ 即锦官城。参见“锦官城”。
引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於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 唐李商隐《筹笔驿》诗:“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餘。”明何景明《送杨太常归省》诗之二:“锦里趋庭日,声华冠蜀都。”
(1)(名)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2)(形)色彩鲜明华丽:~霞|~缎。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