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ㄋㄠˋ ㄜˊ
结构:闹(半包围结构)蛾(左右结构)
⒈ 古代一种头饰。剪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参见“闹鹅”。
引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自岁莫正旦,咸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画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清王夫之《杂物赞·活的儿》:“以乌金纸剪为蛺蝶,朱粉点染,以小铜丝缠缀针上,旁施柏叶。迎春,元日,冶游者插之巾帽, 宋柳永词所谓‘闹蛾儿’也,或亦谓之‘闹嚷嚷’。”清陈维崧《望江南·岁暮杂忆》词之一:“人鬭南唐金叶子,街飞北宋闹蛾儿。”
(1)(动)吵;扰乱:又哭又~。
(2)(动)发泄(感情):~情绪|~脾气。
(3)(动)害病(发生灾害或不好的事):~眼睛|~水灾|~矛盾|~笑话。
(4)(动)干;弄;搞:~革命|~生产|~清楚。
(5)(动)喧哗; 不安静
1. 昆虫,与蝴蝶相似,体肥大,触角细长如丝,翅面灰白,静止时,翅左右平放,常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蛾子。蛾眉。蛾扬(眉扬,形容美人笑貌)。蛾绿。飞蛾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