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ㄆ一ˊ ㄈㄨ ㄓ ㄐ一ㄢˋ
⒈ 肤浅的见解。
引宋阮逸《<文中子>序》:“或有执文昧理,以模范《论语》为病,此皮肤之见,非心解也。”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中:“或言山谷所拟胜东坡,此皮肤之见也。”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
(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
(4)(名)表面:地~|水~儿。
(5)(名)(~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粉~儿|豆腐~儿。
(6)(形)有韧性的:~糖。
(7)(形)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了;吃起来不香。
(8)(形)顽皮;调皮。
(9)(形)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名)指橡胶:橡~|筋~。(Pí)姓。
(名)皮肤:切~之痛。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