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古不化
食古不化的意思
食古不化
(1) 指学了古代的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
⒈ 读书、作画一味学习古人,拘泥陈法,不善灵活运用。亦泛指拘泥不能变通。
引《玉几山房画外录》卷下引清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噫,世人之食古不化,泥古鲜通也,本军师所以请旨改之者,欲有以定其尊卑层次,令无失其所,以为士之实。”
马南邨《燕山夜话·“三十六计”》:“像这一类问题,大可不必过于拘泥,以致食古不化。”
学了古代知识而不能充分理解、应用,如同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用以比喻一味守旧而不知变通。
如:「做事情要懂得变通,不要拘泥成规,食古不化,反而坏了事情。」
【解释】学了古代的知识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现代情况理解运用古代的文化知识。
【出处】清 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示例】如果不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就会食古不化。
【近义词】泥古不化、墨守成规
【反义词】推陈出新、日新又新
【语法】食古不化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字义分解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1)(名)古代(跟‘今’相对):太~|厚今薄~。
(2)(形)经历多年的:~画|这座庙~得很。
(3)(名)古体诗:五~|七~。
(4)(Gǔ)姓。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8275143ac982751/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