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汉语词典
>
歃血
歃血
拼音:shà xuè

注音:ㄕㄚˋ ㄒㄩㄝˋ

结构:(左右结构)(独体结构)

歃血的解释
  • 词语解释:

    歃血shàxuè

    (1) 古人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hAo86.com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

    smear the blood of a sacrifice on the mouth — an ancient form of swearing an oath
  •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盟会中的一种仪式。盟约宣读后,参加者用口微吸所杀牲之血,以示诚意。一说,以指蘸血,涂于口旁。

    《穀梁传·庄公二十七年》:“信其信,仁其仁,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
    《淮南子·齐俗训》:“故胡人弹骨, 越人契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 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
    司马贞索隐:“盟之所用牲贵贱不同,天子用牛及马,诸侯用犬及豭,大夫已下用鸡。今此总言盟之用血,故云‘取鸡狗马之血来’耳。”

    ⒉ 指结盟。

    《新唐书·长孙无忌传》:“突厥頡利可汗已盟而政乱,诸将请遂讨之。帝顾新歃血,不取为失机,取之失信,计犹豫,以问大臣。”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而当其歃血举义之时,固未尝以其必从而少沮。”

  • 国语词典:

    古代盟誓时,用牲血涂在嘴边,表示守信不悔。

  • 词语翻译:

    英语
    to smear one's lips with the blood of a sacrifice as a means of pledging allegiance (old)​

    网络解释:

    歃血 (汉语词语)

  • 歃血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à xuè,指的是古代举行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的行为。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歃血造句
  • 1、生死约歃血立,烂漫花下恍如在昨夕。
  • 2、他于是取酒歃血为盟:“我等誓不负约。”。
  • 3、在中国,没有什么比吃更能表达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爱则有割股之心,恨则欲食其肉,友则歃血为盟。
  • 4、盟友,这当是评述两父子最恰当的词语了,既为盟,不管是歃血还是磕头,必定都有一个合则留不合则去,而他们之间也必定是遵循“永恒利益”。
  • 查看更多
歃血相关成语
歃血其他相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