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貌;安适自得貌。
《论语·子路》:“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怡怡,和顺之貌。”《后汉书·崔駰传》:“六合怡怡,比屋为仁。” 明 归有光 《应制论·王天下有三重》:“上古之时,其民吁吁怡怡,莫不爱其所以生我者,尊其所以长我者,乐其所以与我者,是其礼然也。” 茅盾 《动摇》八:“严冬之象征的店员风潮,已经过去了;人人从紧张、凛冽、苦闷的包围中松回一口气来,怡怡然,融融然,来接受春的启示了。”
特指兄弟和睦的样子。语本《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愿陛下沛然垂詔,使诸国庆问,四节得展,以叙骨肉之欢恩,全怡怡之篤义。”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曾友于》:“入门,见叔家两兄一弟,絃诵怡怡,乐之,久居不言归。”
喜悦貌。
《梁书·沉顗传》:“唯以樵採自资,怡怡然不改其乐。” 宋 曾巩 《祭亡妻晁氏文》:“吾贫口众,智不继资,脱粟藜藿,具无盐醯,人不堪忧,子独怡怡。” 明 方孝孺 《赠林公辅序》:“怡怡然自喜,奕奕然自衒者,竖子之雄,非豪杰之士也。”
上一篇:怡怡的解释
下一篇:怡然自若的拼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