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太阳休眠的解释

太阳将在2030年休眠?看看科学家怎么说

1.jpg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使得大家对环境问题的十分关注。不料,近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于威尔士兰迪德诺却在召开的国家天文会议上公布的。与此同时,瓦伦蒂娜·扎尔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已经研发了太阳活动周期新模型,该模型关注太阳两个层面的发电机效应,而这两个层面分别为靠近太阳的表面和深入太阳的对流区,最终预测到在2030年左右,太阳活动将减少60%,届时地球将步入“小冰河期”。

教授瓦伦蒂娜·扎尔科夫研究发现,在太阳活动的第25个周期(该周期的太阳活动在2022年达到峰值),被列为观测对象的太阳两个层面的电磁波开始相互抵消;而进入第26周期(2030-2040年)后,由于这两个层面的电磁波完全不同步,导致太阳活动剧烈减少。所以,他表示,他们预测这种现象将引发与“蒙德极小期”相同的效应。

什么是蒙德极小期?

2.jpg

据了解,公元1645-1715年是蒙德极小期,在这段时间,太阳活动十分微弱,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段时间持续长达70年,而此时恰好也是地球的“小冰河期”,但两者到底有没有关联,至今仍没有定论。

不得不提的是,当时在寒冷的冬季,英国大部分河流都已冻结,人们穿着旱冰鞋甚至能够横穿泰晤士河。而当时的中国则发生了明朝灭亡,满清入关的惨剧。

此外,历史上的“小冰河期”指的是明末以后,鸦片战争之前,当时,整个中国的气温都比现在低。大旱与大涝均出现在夏季,而冬季时,就连上海、江苏、广东、福建这样的沿海地区都狂降暴雪,奇寒无比。而这种现象在明末清初人叶梦珠撰写的《阅世编》、清朝中后期人陈其元撰写的《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