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春秋战国的解释

基本解释

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总称。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家、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
2、管仲在旧制度中寻求突破,而他成功的改革则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的滥觞。
3、春秋战国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农业生产对季节性的要求更高了,就逐渐形成了节气的概念。
4、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的诸子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春秋战国时期,龙湾成为越国辖地。
6、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7、秦始皇废封建为郡县,沿袭春秋战国旧县名置武垣县,这就是河间县的前身。
8、山西曾归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也因此简称为晋。
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一直被看作是“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其实是中国社会发生了转型。
10、结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对黧黑斑之病名、病因病机、诊断与治法已有初步研究,唯独方药缺如。
11、皮影始于春秋战国。
1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13、然而这些都是在一千年以前,甚至远至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的成就;
14、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来,春秋战国之交是上述两种封建经济体制的转折点。
15、在春秋战国最后的对抗中,更为强悍的秦国战胜文明程度更高的齐国而统一天下。
16、我国对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17、闽越文化即春秋战国至汉武帝时期闽越人创造的文化。
18、春秋战国以后,形成了以法典为主,判例为辅,多种形式并存的法律体系并长期保持。
19、春秋战国时期传到民间后,经过儒家学派的阐释和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系统的政治理论。
20、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的转型期。
2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化改革和新旧制度激烈嬗变的时期。
22、春秋战国时,北方的齐文化,南方的越文化,都是我国早期海洋文化的典型。
23、中国的幕府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
24、它的成书年代为春秋战国时代至西汉末年,大约经历了七八个世纪。
25、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有个匈奴民族,经常侵扰南部周边的几个诸侯国。
26、《周易》是一部经历了西周到春秋战国数百年时间形成的一部思想巨著。
27、所以,要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是不容忽略,且必须要作为重点的学术资源。
28、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教育家孔子就提倡“仁爱”,兴“孝悌”。
29、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经商有术的巨富。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