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交错。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春秋》论十二世之事,人道浹而王道备,法布二百四十二年之中,相为左右,以成文采。其居参错,非袭古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林棘荒蔓,榛梗冥鬱,藤盘筀秀,参错际天。” 宋 陆游 《镇江府城隍忠祐庙记》:“至于流徙蔽野,兵民参错,而居处弗惊,疾癘以息。”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凄清的新月,射到我的床上。瘦长的载霜的白杨树影,参错满窗。”
犹错乱。
《宋书·礼志一》:“诸议所据各参错,若阳祀用騂,阴祀用黝、復云祭天用玄,祭地用黄,如此,用牲之义,未为通也。” 唐 颜真卿 《与郭仆射书》:“三师三公、令僕、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丞侍郎自为一行,九卿、三监对之,从古以然,未尝参错。”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载此事者,或在 正统 五年,或在七年,年分参错。”《清史稿·礼志三》:“大蜡之礼,昉自 伊耆 , 三代 因之,古制夐远,传注参错。”
交互融合。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金圣人无为也, 尧 舜 亦无为也,诚参错其道,巍巍圣仪,永与诸佛如来俱,岂不其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宋荐钱时省札缴状》:“其於辩析义理,参错事物,发明疑难,有以起人。”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其诗词博思鋭,乃连翩络属参错《史》、《汉》,故是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