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大杖则走(大杖則走)的解释

引用解释

汉 刘向 《说苑·建本》:“ 舜 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谓父以大杖责子,或致伤,在父则为伤慈,子宜避之,不陷父于不义。《后汉书·崔实传》:“﹝ 崔烈 ﹞问其子 钧 曰:‘吾居三公,於议者何如?……’ 钧 曰:‘论者嫌其铜臭。’ 烈 怒,举杖击之, 钧 时为虎賁中郎将,服武弁,戴鶡尾,狼狈而走。 烈 駡曰:‘死卒,父檛而走,孝乎?’ 钧 曰:‘ 舜 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