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馄饨(餛飩)的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餫飩”。 1.一种面食。用薄面片包馅做成。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今衣冠家名食,有 萧 家餛飩,漉去汤肥,可以瀹茗。”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痢》:“水穀痢、小儿疳痢,﹝樗白皮﹞并水和作餫飩煮食。”《水浒传》第三回:“ 郑屠 道:‘却纔精的,怕府里要裹餛飩,肥的臊子何用?’”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冬至》:“夫餛飩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第二章:“ 皮皮 ,你们要是遇见了馄饨担子,就叫他挑到我这儿来,我要吃馄饨。”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