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骈俪(駢儷)的解释

  1. 亦作“ 駢丽 ”。对偶藻饰之辞。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本朝之文,循 五代 之旧,多駢儷之词。”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初,邑人自 宋 季以駢儷雕刻为学,莫有谈 周公 仲尼 之道者。”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九:“盖 六朝 争尚駢儷,即序事之文亦多四字为句,罕有用散文单行者。” 清 赵翼 《人面竹》诗:“老夫喜駢丽,摘字为寻对。” 郭沫若 《历史人物·论曹植》:“ 锺嵘 历仕 齐 梁 ,在当时正是文尚骈丽,诗重声律, 南朝 的文人极端重视藻饰的时代。”

  2. 指骈体文。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既曰言不文,岂堪作駢儷。” 清 李兆洛 《<骈体文钞>序》:“自 唐 以来,始有古文之目,而目 六朝 之文为駢儷。”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