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爇节(爇節)的解释

  1. 辽 代岁时杂礼名。

    《辽史·礼志一》:“帝崩,所置人户、府库、钱粟,穹庐中置小毡殿,帝及后妃皆铸金像纳焉。节辰、忌日、朔望,皆致祭于穹庐之前。又筑土为臺,高丈餘,置大盘于上,祭酒食撒於其中,焚之,国俗谓之爇节。”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