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最全的中国传统节日信息
伍子胥与端午节的故事(经典5篇)
第一个,年齿介子推(?—公元前636年)
东汉蔡邕《琴操》中记实,蒲月初五眷念介子推。蔡邕描写了一段话,大意是:晋国重耳与介子推,逃亡在外19年,介子推曾割大腿上的肉,给重耳果腹。其后重耳返国登位了,但却忘了封赏介子推。
为此,介子推有些怨气,写了篇《龙蛇之歌》感悟晋文公,随后就背着母亲躲在山中了。重耳多次呼叫招呼,介子推拒不下山。其后重耳纵火烧山,逼介子推下山。不测的是,介子推和母亲被烧作古在山中。
为了眷念介子推,晋文公饬令每年的蒲月初五不得生火,只吃寒食,粽子是寒食的一种。由此,后人以为端午节最早是眷念介子推的。虽然,也有许多人以为是清明通亮节。
第二个,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
屈原这个汗青人物,最早呈此刻《史记·屈原传记》中。在此当年,没有屈原这个人私人物记实。据闻一多考据,把屈原和端午节绑缚在一路,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呈现的。
公元前278年,秦国上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京城。屈原在这一年蒲月五日此日投汨罗江自尽。在此当年,屈原被楚王贬黜政治中心,相称于放逐到了江南地域。
为此,楚国人驾驶划子,但却没能在波澜澎湃的泪罗江上找到屈原。由此,形成了赛龙舟。此外,为了不让蛟龙吃失屈原的尸身,就投了米等许多食品。其后就形成了粽子。
第三个,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
伍子胥是楚国人,其后由于楚国要将他百口灭失(父兄均为楚王所杀),伍子胥就逃到了吴国。其后和孙武成为好伴侣,差点灭失了楚国,并将楚平王尸身发掘出来鞭尸。
吴王阖庐身后,吴王夫差登基。在吴越争霸之中,吴军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提议,鸡犬不留,但夫差独行其是赞成媾和。随后,越国行使中伤计,收买奸臣,终极夫差赐作古伍子胥。
作古前,伍子胥说:我身后把我眼睛挖出来,放在国都东门上,看越军灭吴。夫差震怒,将伍子胥尸身装在皮革袋子里,在蒲月初五投入大江。后人由此端午眷念伍子胥。
第四个,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
勾践,姒姓,别名鸠浅、菼执,夏禹昆裔,越王允常之子,年齿末年越国国君。和吴国争霸失踪败之后,在范蠡的副部下,颠末卧薪尝胆,越国很快规复气力,终极击败吴国。
在规复气力进程中,越国做了许多事,充塞了诡计和伶俐。但有一条是:以划龙舟来操演海军。这么做是不让吴国觉察越国练兵的念头。《越地传》中对此有记实。
因为勾践练兵采用的划龙舟的办法,而现在端午划龙舟角逐是此中一个紧张的项目。是以有人说,端午这个节日,也是为眷念勾践而设立并沿用的。
第五个,曹娥(130—143年)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身,其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日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蒲月五日遮天投江自尽。不测的是,五天后曹娥抱出父亲尸身浮出水面,众人惊诧。
虽然,尚有一种说法是,曹娥父亲曹盱,在蒲月初五迎伍神(伍子胥)的祭奠中溺于舜江。过了十七天,在蒲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
查看详情>>苏州祭祀伍子胥,别样的端午民俗风情
除了本身的纪念意义之外,端午自古就是一个全民狂欢的节日,百舸争流、龙舟竞渡,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因为端午节成为法定节假日,也让人们对端午的传统民俗有了更多认识,粽子又吃起来了,门口的艾草也挂起来了。如果觉得仅有这些还不够,那就走出家门,来一场端午民俗之旅,体验各地不同风格的民俗风情,从中感受传统的魅力。
苏州端午习俗
苏州的端午节有与众不同的过法。阊门外的百花洲广场会举办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祭拜对象伍子胥,游客可以欣赏到江南民间艺人用草编的龙舟,听苏州阿婆用吴语叫卖粽子。苏州人还习惯在孩子额头上用雄黄酒点“王”字。除了粽子之外,苏州的众多餐厅在端午节都会供应“五黄”——黄酒、黄鱼、黄鳝、黄瓜、黄泥蛋,这也是江南端午的独特风俗。古人有关端午节的诗词不提屈原的实在罕见,因为通常概念中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可苏州的端午却有所不同,不同在于非祭祀屈原而是祭祀早于屈原200多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公祭活动已成为苏州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端午之于苏州不仅仅是传统的民间岁时节庆,更是一种同苏州古城同样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存。
考古发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吴地有一个名百越的部族,龙就是他们的图腾。他们自比为龙的后代。每年端午不仅舟楫竞渡,取悦蛟龙,还把各种食物装入竹筒,裹以树叶,投入水中,与龙共食。纪念龙神就成了苏州端午节的最初由来,而这也是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鼓声激越,人声鼎沸,百姓群聚河边,争看水上健儿划龙舟夺锦标。
后来,苏州端午节便增加了祭祀与孙武并称文武二将的伍员——伍子胥这位帮吴王建造苏州古城的功臣的内容。伍子胥的故事家喻户晓,他被夫差赐死,悬目于城门,尸首被装入牛皮袋,投入河中,所谓“死无葬身之地”,是日正是五月初五,端午。于是,民间盛传“子胥死,水仙生”。从此,“祭伍子,迎水仙”就成了吴地端午的重要内容。伍氏后人都会在端午聚集苏州,祭祀仪式后,伍子胥后人和百姓争相往河中抛扔粽子,放生泥鳅和河蚌,场面蔚为壮观。
伍子胥死后的206年,也是端午节,楚地汨罗江畔的屈原抱石投江,无论巧合还是刻意,人们也以相同的方式祭祀着这位伟大的诗人。
至于端午的其它习俗,全国大同小异。端午食粽,粽子已成为端午代表性食物,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嘉兴。而嘉兴恰恰是2500年前的吴越边境。其实苏州地产粽子也着实让人开眼,就其外形而言有三角粽、枕头粽、小脚粽、元宝粽、子母棕、糕粽(包有各色年糕)和笔粽(寓意必中状元)等,琳琅满目;至于粽子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另外,就是门悬菖蒲、苦艾,口饮雄黄酒辟邪,挂香囊,烧五毒驱毒。可用红纸剪成的葫芦、蛇虫、蝎子、蜈蚣、蟾蜍、壁虎等五毒的图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严然就是民间剪纸艺术,哪舍得当毒物去驱除撕毁焚烧。
护城河里已泛起了活灵活现的龙舟,苏城上空也响起了备战龙舟竞渡的选手们伴随着威猛鼓点的响亮而整齐的号子声,商铺中琳琅满目的各式粽子无不透着节庆的气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