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然
(1) 形容改变得很快而彻底
(2) 也作“幡然”
⒈ 迅速转变貌。
引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若能翻然大举,建立元勋,以应显禄,福之上也。”
《隋书·炀帝纪下》:“若有识存亡之分,悟安危之机,翻然北首,自求多福。”
清恽敬《读孟子二》:“故孟子就其心之所达,可以导之於圣贤者而示之,使之心明意豁,翻然有以自悔。”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顾今者翻然思变,歷岁已多,青年之所思惟,大都归罪恶於古之文物。”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共产党员对于在工作中犯过错误的人们,除了不可救药者外,不是采取排斥态度,而是采取规劝态度,使之翻然改进,弃旧图新。”
⒉ 倒反,反而。
引《三国志·魏志·王朗传》:“朕求贤於君而未得,君乃翻然称疾。”
唐杜甫《诸将》诗之二:“岂谓尽烦回紇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明徐中行《暮发滁阳》诗:“洵美非吾土,翻然忆故溪。”
⒊ 高飞貌。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一:“须臾,化为大乌,开而视之,翻然飞去。”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翻然凌霄,背俗弃世。”
明李东阳《三寿图歌》:“化为老人长骨颅,翻然凌空一鹤孤。”
忽然改变。《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而一朝翻然更以为罪,蕞尔之生尚不足?,区区本怀,实有可悲。」也作「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