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较量:(1)通过比赛或打仗等方式分出双方高低上下
-
-
-
-
-
-
-
-
-
-
12、较差:(1)频数分布属性或变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较劲:(1)各不相让或互不服气,要比出高低 (2)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听劝阻
-
-
-
-
-
-
-
-
-
-
-
-
-
-
-
-
-
-
-
62、较为:(1)表示某事物或某种行动在对比中程度上更进了一层,相当于“较”、“比较”,多见于书面语
-
63、较喻:一种“喻中有比”的比喻,其特点是把被比喻物和比喻物放在一起相比,既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又突出本体和喻体在和程度上的不同。
-
64、较塲:校场,旧时操演或比武的场地。清陈份《煮粥歌》:“东门煮粥在较塲,白骨纍纍青塚荒。”田长江《平江起义片断》:“我们多次去较场下操,阻碍保安队杀人,也是一种斗争方式。”
-
-
66、较高级:(1)质量上高一级(如在档次、类型上)
-
1、比较级:(1)在英语中通常用下列方式表示的词:在形容词或副词前加more(如morenatural,moreclearly),或加后缀-er(newer,sooner)。典型的是指形容词或副词所表示的质、量或关系的增加
-
2、比较文化:采用比较方法研究不同文化系统的类同和差异。主要有两种研究方法:(1)平行研究,即通过对两种相互没有影响的不同传统的文化系统进行比较,找出共同或不同的规律。(2)影响研究,即通过两种相互影响的文化系统进行比较,找出共同规律。
-
3、比较教育: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的学科。通过比较不同的教育制度,探讨教育的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条件进行取长补短,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
4、得月较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
5、比较文学:指对比性地考察和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之间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以及具体作品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
-
-
8、比较研究: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
-
-
-
-
-
3、计较:(1)计算比较得失 (2)争辩 (3)打算 (4)计划、商量 (5)策略 (6)清点,查清 (7)讲究
-
-
-
6、重较:指古代卿士所乘车箱前左右有伸出的弯木 车耳 可供倚攀的车子。
-
7、辜较:1.搜刮聚敛。指对财利的把持。2.大略﹔大概。3.比较。4.查对﹔计点。
-
-
-
-
-
-
-
14、对较:1.亦作"对较"。古代校书﹐两人对坐﹐一持原本诵读﹐一持副本核对有无讹误﹐因称"对较"。后泛指用两种不同的版本互相校勘。2.对照比较。
-
-
-
-
-
-
-
-
22、批较:旧时官府对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公差施以杖责,然后再限日完成。
-
-
-
-
-
-
-
-
-
31、商较:1.亦作"商校"。2.研究比较。3.品评。
-
32、估较:1.亦作"估校"。2.谓官府评定物价。3.评议;评价。
-
-
-
35、轩较:指显贵者所乘之车。轩,古代车前直木;较,古代车前横木。
-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较组词,较的组词,较字怎么组词,较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较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较字在开头的组词有66个,较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0个,较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6个。
基本释义
〈名〉(形声。从车,交声。本义:车箱两旁板上的横木。士大夫以上的乘车,较上饰有曲铜钩)同本义以其隧之半为之较崇。——《考工记·舆人》猗重较兮。——《诗·淇澳》。释文:“车两旁上出轼者。”又如:重较(两重横木)车箱金薄缪龙,为舆倚较。——《后汉书》概略;大旨此其大较也。——《史记·货殖列传》斯其大较也。——嵇康《乐无哀乐论》〈动〉较量长短相较。——《老子》。释文:“较,较量深浅也。”鲁人猎较。——《孟子·万章下》。注:“猎较者,田猎较夺禽兽。”大车不较。——《史记·田完世家》。索隐:“较者,校量也。”不敢与较。——《聊斋志异·促织》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宋·苏洵《六国论》较死为苦。——清·林觉民《与妻书》较前此之仳离。——《广东军务记》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又如:较射(比较射技);较赛(比赛胜负);较艺(较量技艺);较估(比较估计);较量(比较衡量)计较。如:较正(计较;争论);较名(计较声名地位);较计(计较)痊愈。如:较可(疾病减轻;痊愈);较痊(痊愈)用同“校”考核;检验。如:较阅(校阅);较对(校对核对);较覆(考核审查)校勘,校订。如:较正(校正;辩驳);较讹(校正错误)辩驳,较证。如:较议(驳议);较论(论说;谈论;分辩;争论);较正(辩论是非)差,减轻。如:较好(亦作“较痊”。病情减轻);较可(亦作“效可”。病情减轻,病愈)通“角”。竞逐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孟子·万章下》。赵岐注云:“猎较者,田猎相较夺禽兽,得之以祭,时俗所尚,以为吉祥又如:较力(角力;比武);较猎(比赛谁打猎收获多);较竞(竞逐);较对(竞争对抗);较逐(角逐,竞争追求)〈形〉通“皎”。明显较,明也。——《广雅》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史记·伯夷传》白气较然。——《汉书·谷永传》又如:较炳(较著。较明。显著明白);较然(明显的样子);较言(明白说明);较明(明显;明白);较近(明显切近)正直鹄之言较,较者直也。射所以直己志。——《仪礼·大射仪》较兮。——《书·大传》。注:“谓直道者也。”〈副〉略,稍为。如:较别(特殊,特别);较亲(准确);较胜(准确;明白);水平较高;较约(概略);较略(大概;大体);较差〈介〉用于两种事物的比较,相当于“比”十年后之理想之见识,必较十年前为不同。——清·吴研人《杂说》。又如:环境较前更为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