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组词
>
药组词

药的组词

反馈
药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药理:(1)药物发生效力,对机体的各种影响及防治疾病的原理
  • 2、药片:(1)药物压制的小而扁平的或钮扣形的圆片
  • 3、药力:(1)药效,药对机体的作用大小
  • 4、药剂:(1)根据药方配制的药物
  • 5、药膏:(1)用于创伤、疮疡肿痛的油膏性、粘性药品;治疗用的油膏
  • 6、药酒:(1)用各种药材配制的酒 (2)搀有毒药的酒
  • 7、药物:(1)治病的药品,能内服外敷,都称药物
  • 8、药味:(1)中药方中的药(总称) (2)药物的气味或味道,即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
  • 9、药疹:(1)由药物引起的皮疹
  • 10、药草:(1)即医药上有价值的草本植物
  • 11、药叉:梵语的译音。或译为'夜叉'﹑'野叉'。义为勇捷,佛教指恶鬼。后常比喻丑陋﹑凶恶的人。
  • 12、药箱:(1)装有急救或常用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的箱子,供医生出诊使用
  • 13、药农:(1)靠采集,种植药材为生的人
  • 14、药师:1.药工、医师的古称。 2.佛教中的一种佛名。 3.在现代也指药剂师、执业药师。
  • 15、药石:(1)古时指冶病的药物和砭石,后比喻规劝别人改过向善
  • 16、药裹:药包;药囊。
  • 17、药头:1.药物之俗称。2.指火药。
  • 18、药水:(1)液态的药 (2)洗剂 (3):药酒
  • 19、药性:(1)药的性质、气味和功能
  • 20、药鼎:煎药用具。亦指道家炼丹药所用的丹鼎。
  • 21、药膳:(1)配有中药做的菜肴或食品,如参芪鸡、虫草鸭、银耳羹、杞子羊肾粥等
  • 22、药引:是引药归经的俗称。
  • 23、药铺:(1)出售中药的店铺,有的兼售西药
  • 24、药械:(1) (2)与农、林业喷洒农药有关的器械 (3)医药和卫生器械
  • 25、药捻:用来点燃火药﹑爆竹的引线。 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
  • 26、药典:(1)包含有经过选择的药品、化学制品及医用制剂的名称的书,并有对它们的说明,对其鉴别、纯度、药效强度的试验方法,以及对配制其制剂的处方;尤指由官方颁布并定为法定标准的这类书
  • 27、药饵:药物。
  • 28、药笼:1.盛药的器具。比喻储备人才之所。
  • 29、药烟:指鸦片
  • 30、药齐:1.见"药剂"。
  • 31、药材:(1)可供制药的原料;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
  • 32、药房:(1)医院或诊所里放置药品的房间 (2)医药商店
  • 33、药费:(1)买药所需或所花的费用
  • 34、药衡:(1)药剂用的衡制,英美重量制度,用于药物
  • 35、药单:药方。
  • 36、药言:(1)使人改过迁善的话
  • 37、药丸:(1)圆粒形的药品 (2)兽医用的大药丸
  • 38、药帖:处方单。
  • 39、药球:(1)浸有药物的棉球
  • 40、药皂:(1)用脂肪酸盐和石炭酸、来苏等化学药品制成的肥皂,略有消毒作用,多用来洗澡
  • 41、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南朝梁庾肩吾《和竹斋》:"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唐杜甫《宾至》诗:"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明王錂《春芜记.感叹》:"出香闺数重,药栏花拥,盈盈莲步香尘动。"《儒林外史》第八回:"先人敝庐可蔽风雨;就是琴﹑樽﹑垆﹑几,药栏,花榭,都也还有几处,可以消遣。"一说,药﹑栏同义,指一物。
  • 42、药兽:传说能采药治病之兽。
  • 43、药粉:(1)粉状的药物
  • 44、药金:用药物炼制成的假金。
  • 45、药録:录存方剂的典籍。亦泛指现存的药方。
  • 46、药案:1.放药的小桌子。2.处方。
  • 47、药箭:镞上敷有毒药的箭。
  • 48、药品:(1)药物和化学试剂的总称 (2)药物制剂
  • 49、药方:(1)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
  • 50、药王:1.旧时民间奉神农﹑扁鹊等为"药王"。2.佛教菩萨名。梵语为"穰麌梨"。
  • 51、药雨:指农历立冬后小雪前所下的雨。
  • 52、药料:(1)药材
  • 53、药毒:1.药性暴烈。2.药物内含有的毒素。
  • 54、药学:(1)研究药物的科学
  • 55、药封:旧时装有医生酬金的封袋。
  • 56、药店:(1)专门经营和销售药物的商店
  • 57、药检:通过化验,检查有关人员是否服用过含激素、兴奋剂之类的药物。
  • 58、药筒:(1)枪弹或炮弹后部装发射火药的圆筒
  • 59、药匙:(以前用牛角,现在用硬塑料制成)主要用于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固体试剂
  • 60、药罐:1.熬中药用的罐子。
  • 61、药棉:(1)医疗上用的消毒脱脂棉
  • 62、药臼:捣药用的器具,多用金属、铜、铁、石头或木头制成。
  • 63、药效:(1)药的效用,功效
  • 64、药茶: 有药物效用的茶。
  • 65、药童:古代对从事一般中药加工技术的人员的称呼。唐代太医署中始设有药童二十四人,其职责是在主药的带领下加工、整理药品。这类人员一般都年龄偏低,故称药童。
  • 66、药具: 药品和器具。
  • 67、药厂:(1)生产药物或加工药材的工厂
  • 68、药渣:(1)中药煎好以后的残渣 (2)用溶剂萃取一种物质(如药物)后剩下的不溶性残渣
  • 69、药瘾:药物依赖。
  • 70、药瓶:(1)盛装药水或药丸的容器
  • 71、药引子:(1)中药药剂中另加的一些药物,能提高药剂的效力
  • 72、药碾子:中医碾药用的工具,由铁制的碾槽和像车轮的碾盘组成。
  • 73、药捻儿:(1)内装火药用来点燃火药的引信 (2)药捻子,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放入伤口或疮口内
  • 74、药劲儿:(1)药力
  • 75、药玉船:用药玉制成的酒杯。石料经药物煮炼后,色泽光润,称药玉,犹今之料玉。
  • 76、药剂师: 执业药师,或称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药剂师是药物的专家,同时是解答市民大众有关药物问题的最适当人选。药剂师负责监察医生所处方的数种药物中有否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并根据病人的病历、医生的诊断,为病人建议最适合他们的药物剂型(如:药水、药丸、塞肛药等)、剂量(如:老人、肝病或肾病患者或需根据病情)
  • 77、药罐子:(1)煎中药用的罐子 (2)比喻经常生病吃药的人
  • 78、药母鸡: 是一种药名,主治年久头风,妇人多有之。
  • 79、药理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 80、药名诗:此诗是萧纲的宫体诗之一,虽嵌有十个药名,但并不觉得是有意而为之,融合之自然精妙,令人叹服。
  • 81、药如来: 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
  • 82、药缶钓: 日本妖怪,深夜行走山林,有时会从树上掉下个药缶。
  • 83、药厕抳: Yaks!in,不动明王使者之名。译曰勇健神。
  • 84、药棉花: 药棉。
  • 85、药捻子: 带药的纱布条或纸捻,外科治疗时放入伤口或疮口内,以助提脓、消炎等;一种用来碾药的容具,材质或铁或铜或瓷。
药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百药绵:黄蓍的别名。
  • 2、百药煎:中药名。褐色味苦的液体﹐作收敛剂用。又名阿仙药。
  • 3、黄药子:见“黄药”。
  • 4、山药蛋:(1)〈方〉土豆,马铃薯
  • 5、抗药性:(1)由于常用某种药物而引起的害虫或病菌对该种药物的抵抗能力
  • 6、火药味:(1)战场上有浓烈的硝烟气味,现在常用来比喻激烈的冲突与激烈的斗争
  • 7、香药局:宋代四司六局之一。掌筵席上备办各种香具﹑醒酒汤菜等。
  • 8、内药房:御用药房。
  • 9、铁药沙:沙粒状的弹药。也称铅药。
  • 10、制药厂:(1)生产药物的工厂
  • 11、红药水:(1)汞溴红溶液的通称
  • 12、生药铺:药材店
  • 13、中药铺:(1)出卖传统中药的商店(店铺)
  • 14、食药鹿:兽名。
  • 15、生药局:药材店。
  • 16、御药院:官署名。掌禁中医药,后兼管礼文。
  • 17、紫药水:外用防腐收敛药。内含龙胆紫。有较好的杀菌作用,没有刺激性和毒性。溶液用于表浅创面,糊剂用于足癣继发性感染等。
  • 18、山药筋: 经晾晒后的熟的山药片或条。
  • 19、切药刀: 一种由五金材质木棒等做成的剪切中医药物专用工具。
  • 20、桂药散: 一种药名,主治产后如伤寒候,寒热不调,心惊头昏,体虚,四肢无力,饮食全不思。
  • 21、弹药库:(1)存放弹药的地方 (2)在军事设施内存放弹药和炸药的建筑物 (3)船内用以放置弹药和炸药的船舱
  • 22、狭药系: 狭药系的形态特征是叶互生或聚生茎端;花药自心形基部向上长渐狭,长为基部宽的4-6倍,顶孔开裂;茎通常坚硬,多少木质化,圆柱形或具棱,很少草质具狭翅。
  • 23、医药费:买药所需或所花的费用
  • 24、天然药物: 来自自然界的药物,包括中药和部分西药。与“合成药物”相对。
  • 25、宾门药饯:1.果名。即槟榔。
  • 26、不药而愈:不吃药,病就好了。
  • 27、合成药物:合成药物是syntheticdrugs的中文翻译,是指用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等方法制成的药物。
  • 28、丸药膏丹:中药各种型剂的总称。
  • 29、香药脆梅:果脯名。
  • 30、医药博士:即医学博士。
  • 31、抗菌药物: 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 32、乞灵药石:乞灵药石,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哀公二十四年》。
  • 33、接骨药膏:一种药名,主治闭合性骨折,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
  • 34、中药五味: 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 35、无药可救: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36、中药提取:中药的化学成所含成份十分复杂,既有含有多种有效成份,又有无效成份,也包含有毒成份。
  • 37、西洋药酒: 一种药名,主治膈食翻胃,一切痢疾水泻。
  • 38、铺脐药饼:是一种药名,主治卒暴症、水蛊。
  • 39、大茶药根: 大茶药根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根,具有解毒、消肿、止痛、接骨的功效,主治疔疮肿毒、流注、跌打损伤、骨折等症状。
  • 40、大小药丸: 出现于国产经典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第一部》1第三集中,是灰太狼所发明的大小药丸筒中的消耗品,分为白色药丸和黑色药丸。
  • 41、山药汤圆:一道以山药50克、白糖90克、糯米500克为主材的汤类甜品菜肴名。
  • 42、退市药方: 中国央行在春节前一晚宣布调升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43、中药方剂:方剂中方指医方,剂,指调剂,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
  • 44、中药复方: 中药复方是指由两味或两味以上药味组成,有相对规定性的加工方法和使用方法,针对相对确定的病证而设的方剂,是中医方剂的主体组成部分;中药复方是指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以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具有多靶点多层次的特点,而且干扰因素众多,因此中药复方药理的研究难度颇大。
  • 45、箍药寄方: 是一种药名,主治发背痈疽,诸般肿毒。
  • 46、中药鉴定: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生物鉴定法,简称为“五大鉴定法”。
  • 47、用药指导:用药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措施,科学指导患者正确合理使用药品。
  • 48、山药鱼儿: 一道古老的传统小吃,土话“山鱼”。
  • 49、中药熏蒸:比喻说话写作罗列名目,啰唆乏味。
  • 50、中药香囊:中药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药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中药:(1)中医所用的药物
  • 2、没药:(1)没药属植物的树胶脂,黄色至红棕色,芳香,用于牙膏、香料和药物,其性平、味苦,功能活血行瘀、止痛、生肌
  • 3、西药:(1)即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
  • 4、方药:(1)中医药方中开的药。也指方剂
  • 5、芍药:(1)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供观赏。根可入药(芍药茵:用落下的芍药花当褥子)
  • 6、妙药:(1)药效极好,治病灵验的药物
  • 7、赠药:《晋书.羊祜传》:'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鴆人者!'时谈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日。'后因以'赠药'为辑睦边境之典。
  • 8、草药:(1)植物花蕾、子实、茎叶、根须构成的一类中药
  • 9、成药:(1)已经配制好的药品
  • 10、媚药:一般指春药。春药,刺激性欲的药。
  • 11、轘药:车裂或毒死。
  • 12、入药:(1)用做药物
  • 13、山药:又称“薯蓣”。多年生缠绕藤本。其地下块茎可供食用或作中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能。可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小便频数等。
  • 14、茝药:1.即白芷。
  • 15、和药:调制药物;调和药物。《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季子和药而饮之。”北周庾信《仙山》诗:“金灶新和药,银臺旧聚神。”《宋史·曹彬传》:“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
  • 16、热药:中医指具有热性或温性的药。如附子﹑肉桂﹑干姜等。
  • 17、毒药:(1)危害生物体的有毒的药物
  • 18、绵药:1.古代两广少数民族所用的毒箭。亦称"眠药"。
  • 19、灼药:1.热貌。
  • 20、锭药:1.制成锭子状的小块药物。
  • 21、蒙药:[méngyào]:麻醉剂的通称。[měngyào]:蒙药蒙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同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并吸收藏医、中医经验逐渐形成的。
  • 22、鹊药:古代名医扁鹊之药。泛指起死回生之药。
  • 23、炸药:(1)在一定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能由其本身的能量发生爆炸的物质。炸药爆炸时,能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对周围物质起破坏、抛掷、压缩等作用
  • 24、悍药:烈性药。
  • 25、坐药:(1)中医指栓剂,以含有药物的可可脂或甘油胶制成的圆锥形、圆柱形或卵圆形的固体药剂,放入管状体腔(如直肠、阴道或尿道)后,在体温下溶化释出所含的药物
  • 26、裹药:买药。
  • 27、蓝药:药名。有剧毒。
  • 28、醪药:酒药。
  • 29、秋药:1.秋日的白芷。
  • 30、司药:(1)医院中专门负责付给患者药品的医务人员
  • 31、吐药:促使呕吐的药物。
  • 32、麻药:(1)麻醉剂,能产生麻醉作用的物质
  • 33、鬼药:鬼臼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鬼臼》。
  • 34、谬药:指不对症无疗效的药。
  • 35、丹药:道教称用丹砂炼制的药物。泛指丹丸药剂。牡丹与芍药之属。
  • 36、逗药:投放药物。
  • 37、黄药:药名。即大苦。
  • 38、腊药:1.腊冬所制药剂。多供滋补用。
  • 39、锉药:抓药,到药店买药。
  • 40、调药:调合药剂。
  • 41、服药:(1)吃药
  • 42、行药:1.常行之药,普遍有效的药物。2.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喜服一种烈性药(五石散)以养生,服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谓之"行药"。延至唐代,馀风犹存。3.泛指服养生药后散步以散发药性。4.因病服药之后,漫步以散发药性。
  • 43、兔药:1.仙药。
  • 44、心药:佛教语。谓能治疗众生心病的出世法。 泛指能满足心愿,解除思想苦闷的事物或方法。
  • 45、补药:(1)滋补身体的药物
  • 46、良药:(1)能治好病的药。多用于比喻
  • 47、薯药:即薯蓣。
  • 48、恶药:1.不对症的药,有碍病情的药。
  • 49、焊药:(1)见“焊剂”
  • 50、伤药:治疗身体内伤或外伤的药物。
  • 51、视药:1.察看汤药。2.指亲临诊病施药。
  • 52、仰药:服毒药。
  • 53、撮药:持中医处方向药铺配药。亦指药铺照方配药。
  • 54、新药:指新创制的药物。 指西药。
  • 55、醒药:1.醒酒的药。比喻警醒世俗的佛教教义。
  • 56、凉药:一般指败火、解热的中药。
  • 57、面药:预防面部皮肤因寒冻而皴裂的药膏。
  • 58、生药:(1)采来没有经过精炼的中药;通常多指植物性的,如甘草、黄芪等
  • 59、杵药:1.捣药。
  • 60、点药:施用少量的药于患处。
  • 61、炼药:炼制丹药。
  • 62、挑药:撮药,买药。中药每味所撮甚微,因亦以"挑药"喻稀少,犹言一点点。多以谓钱少。
  • 63、泄药:泻药。
  • 64、后药:指第二次所服的丹药。
  • 65、乳药:饮药,指服毒药。
  • 66、抓药:1. 购买中药。 2. 中药店照方称量分包药材。
  • 67、百药:1.各种药物。
  • 68、焙药:1.烘焙药物。2.烘焙火药。
  • 69、峻药:猛烈的药物。
  • 70、石药:指矿物类药物。魏晋至唐,上层人士多喜服用。
  • 71、遏药: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 72、狂药:使人服后发疯的药。酒的别称。毒药。
  • 73、配药:(1)在一个或几个已知量的药剂中,加入某种成分,或应用某种药,或以某种药处理 (2)按处方调制药品
  • 74、散药: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喜欢服用一种烈性药,服后须走动以散发药性,谓之“散药”。
  • 75、齿药:治齿病的药。
  • 76、慢药:1.药性发作缓慢的毒药。
  • 77、用药:下药,使用药物。
  • 78、顶药:指头剂汤药。
  • 79、发药:1.药气散发。喻事情已经开始。2.开列药方;使用药物。3.放置药石。谓善言劝人以当药石。
  • 80、金药:指金丹。
  • 81、眠药:麻醉药。
  • 82、秘药:(1)即“秘方”。用秘密成分配制的药物,虽其配制者推荐有效,但通常未被普遍认可
  • 83、火药:(1)一种黑色或棕色炸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最初均制成粉末状,以后一般制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采用无烟火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军用发射药
  • 84、御药:皇帝用的药。官名。掌禁中医药并兼管礼文。
  • 85、饵药:服药。
  • 86、香药:香料。
  • 87、花药:植物学名词。雄蕊的上部,长在花丝的顶端,呈囊状,里面有花粉。芍药。
  • 88、魅药:媚药,迷药。
  • 89、闹药:毒药。
  • 90、偏药:稀有少见的药。
  • 91、熟药:经加工炮制的药材。
  • 92、砭药:治病的针和药。
  • 93、合药:调配药物。
  • 94、餬药:粘结物品的糊料中的防腐物。
  • 95、救药:挽救;疗治。
  • 96、棉药:西医外科所用,经消毒过的棉花。
  • 97、平药:平和的药剂。
  • 98、不药:谓服药无效。不服药。
  • 99、下药:(1)指医生用药 (2)指下毒药
  • 100、转药:反复炼制的丹药。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药组词,药的组词,药字怎么组词,药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药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药字在开头的组词有85个,药字在中间的组词有50个,药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0个。
拼音 yào 注音 ㄧㄠˋ,
笔划 9 繁体
五笔 AXQY 五行

基本释义

〈名〉(形声。从艸,乐声。本义:治病的物品。药物;药材。一般是植物,故从艸)同本义药,治病草也。——《说文》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勿药有喜。——《易·无妄》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又如:药肆(药店);药贴(处方单);药封(用红纸袋封送的诊断费);药案(药方);药王(指治病用药如神的人);药引(中医处方中先选某种药物作为其他药物的导引,使药力可以达到病处,称为药引);药局(专司配药剂的机构;俗称出卖药品的部门为药局);药饵(药物)指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药稍稍化开,此指松脂、腊等)。——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又如:药水龙(化学灭火器);药骰(在骰子中封入水银或铅,庄家可以任意操纵得到的点数,以欺骗押赌者)特指火药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宋应星《天工开物》芍药的简称。如:药蔓(芍药花的蔓藤);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泛指能使人改过迁善,有益身心的东西。如:药石之言(金玉良言;劝人改过的话);药言(良药苦口之言)姓〈动〉用药治疗多将熇熇,不可救药。——《诗·大雅·板》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孔子家语·正论》彼得之不足以药伤补败。——《荀子》又如:药师(药工、医师之古称);药捻(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药膳(配有中药做的菜肴或食品)使中毒或毒杀。如:药老鼠;药死(毒死)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