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疑惑:(1)迷惑,不理解 (2)怀疑,不相信 (3)疑虑不安,犹豫不定
-
2、疑虑:(1)怀疑顾虑
-
3、疑异:疑义异文;疑问异议。 猜疑离心。 疑惑诧异。
-
4、疑问:(1)有怀疑或不理解的问题 (2)质疑,询问
-
5、疑似:(1)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
6、疑狐:1.多疑的狐狸。2.疑惑;猜疑。
-
7、疑窦:(1)可疑之点 (2)无证据或证据不足而悬想或担心某事有错误或有害
-
8、疑兵:(1)为了虚张声势、迷惑敌人而布置的军队
-
9、疑人:1.用以迷惑敌人的草人。2.可疑的人。3.怀疑他人。
-
10、疑论:1.疑似的言论。2.谓比拟朋党论处。疑﹐通"拟"。
-
11、疑惧:(1)疑虑,恐惧
-
12、疑误:1.亦作"疑悮"。2.迷惑贻误。3.误解。4.不清楚或失误之处。
-
13、疑冰:1. 2. 引例中“夏虫”指生长在夏天的昆虫,天一冷就死去,因此不知冰为何物,却主观地怀疑冰的存在,故用以喻无知而妄加臆断。
-
14、疑背:1.犹二心。
-
15、疑忌:(1)怀疑,猜忌
-
16、疑讶:疑惑惊奇。
-
17、疑玄:1.亦作"疑眩"。2.疑惑迷乱。
-
18、疑怆:疑虑悲伤。
-
19、疑念:(1)怀疑的念头
-
20、疑團:(1)积聚的怀疑,一连串尚待解决的问题
-
21、疑阂:疑难障碍。
-
22、疑昧:疑惑不明。
-
23、疑惰:疑虑懈怠。
-
24、疑经:1.有伪托嫌疑的佛教经典。2.怀疑经旨的传统解说。
-
25、疑隙:1.亦作"疑隟"。2.猜疑而生怨仇。
-
26、疑殆:犹言疑惑不解。
-
27、疑诟:1.责骂。
-
28、疑龊:1.疑惑。
-
29、疑蔽:疑惑和蔽塞。
-
30、疑闷:疑惑不解;怀疑纳闷。
-
31、疑幕:比喻遮掩真情的事物或现象。
-
32、疑抱:犹疑虑。
-
33、疑阻:1.疑惑隔阂。2.指惑乱。
-
34、疑互:1.谓文辞晦涩错乱。
-
35、疑谤:1.猜疑诽谤。
-
36、疑慮:(1)怀疑顾虑
-
37、疑年:1.怀疑他人的年龄。《左传.襄公三十年》载﹕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同食者疑其年﹐使以实告。老者曰﹕"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师旷推断老人为七十三岁。史赵﹑士文伯测算其日数为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大夫赵武乃召老人而谢过﹐因授以田亩﹐任以为绛县师。后遂以"疑年"指有才德的民间老人。2.特指前人年龄有疑问而未能确定者。清钱大昕有《疑年录》四卷。
-
38、疑间:1.猜忌离间。
-
39、疑罪: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
-
40、疑否:疑惑不解。
-
41、疑心:(1)猜疑之心 (2)推测;猜测
-
42、疑屯:为迷惑敌人而虚设的营垒。
-
43、疑网:1.佛教语。四恶之一。2.谓众多疑念﹐致人困惑不能解脱﹐犹遭罗网。
-
44、疑城:为迷惑敌人而假设的城堡。
-
45、疑故:疑难与故障。
-
46、疑识:1.费解的款识。
-
47、疑讳:1.疑虑忌讳。
-
48、疑衅:因疑忌而致争端。
-
49、疑疾:1.多疑的病。2.疑难病症。
-
50、疑承:1.亦作"疑承"。2.古官名。供天子咨询的四辅中的二臣。后泛指辅佐大臣。
-
51、疑词:1.亦作"疑辞"。表疑问语气的词。2.猜疑离间的话。3.不确切的言词。
-
52、疑防:1.猜疑而防范。2.指猜疑防范之心。
-
53、疑晦:疑惑﹐不明白。
-
54、疑案:(1)真相不明,证据不足,一时难以判决的案子 (2)真相不明之事件
-
55、疑行:不果断的行为。亦指行事不能决断。
-
56、疑谬:1.亦作"疑缪"。2.可疑和谬误之处。
-
57、疑畏:1.猜疑畏惧。2.指迟疑畏缩。
-
58、疑猜:怀疑猜测。
-
59、疑点:(1)有疑问之点;怀疑的地方
-
60、疑府:1.可疑之处。
-
61、疑滞: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指疑难之处。
-
62、疑参:1.疑惑猜测。
-
63、疑缪:1.亦作"疑缪"。2.可疑和谬误之处。
-
64、疑政:1.疑难的政事。
-
65、疑怖:疑惧;惶恐。
-
66、疑端:1.犹疑问;疑心。2.致人怀疑的事由。
-
67、疑玩:犹豫玩忽。
-
68、疑病:1.多疑的心理状态。
-
69、疑迷:迷惑。
-
70、疑法:疑难案件。亦指审判疑难案件。
-
71、疑怪:1.怪诞。2.奇怪﹐诧异。
-
72、疑议:有疑问而难以决定的争论。
-
73、疑立:凝立;正立不动。疑﹐通"凝"。
-
74、疑丞:1.亦作"疑承"。2.古官名。供天子咨询的四辅中的二臣。后泛指辅佐大臣。
-
75、疑谳:1.疑难案件。2.欠妥的判决。
-
76、疑备:猜疑戒备。
-
77、疑德:虚假的德行。
-
78、疑奏:1.呈报疑难案件的奏章。2.谓把未经判决的疑难案子上奏请示。
-
79、疑迟:迟疑。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80、疑阵:(1)为了使对方迷惑而布置的阵势
-
81、疑玉:被人误认为石的璞玉。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玉﹐先后进献厉王和武王。经玉工鉴定﹐误认为石﹐卞和两次被刖足。后献文王﹐剖璞得美玉﹐琢为璧﹐命为"和氏之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疑玉"喻被暂时埋没的才能。
-
82、疑阙:1.可疑和缺漏处。2.过失。
-
83、疑骇:疑惧;惊骇。
-
84、疑乱:惑乱。
-
85、疑蛇:1.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杜宣饮于上司应郴家﹐"北壁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杜甚恶之﹐但不敢不饮。回家即病﹐久治不愈。应知之﹐即招杜"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经应说明﹐杜意遂释﹐病顿愈。亦见《晋书.乐广传》﹐谓乐宴客事。后以"疑蛇"谓因疑虑而引起的误解。
-
86、疑嫌:1.嫌疑;猜忌。
-
87、疑事:1.难以辨别的事。2.指复杂难断的案件。3.犹豫不决的情况。
-
88、疑隟:1.亦作"疑隟"。2.猜疑而生怨仇。
-
89、疑揣:怀疑猜测。
-
90、疑怀:1.指疑虑的心情。2.猜疑。
-
91、疑狱:(1)案情不明、证据不充分、一时难于判决的案件
-
92、疑留:迟疑耽搁。
-
93、疑志:1.犹豫寡断﹐意志不坚定。2.猜疑。
-
94、疑团:(1)积聚的怀疑,一连串尚待解决的问题
-
95、疑结:犹疑团。
-
96、疑眩:1.亦作"疑眩"。2.疑惑迷乱。
-
97、疑碍:1.迟疑挂碍。2.猜疑隔阂。3.指困顿的环境。
-
98、疑惮:疑忌畏惧。
-
99、疑谜:难解的谜。喻不易理解的事物。
-
100、疑辞:1.亦作"疑辞"。表疑问语气的词。2.猜疑离间的话。3.不确切的言词。
-
1、怀疑论: 怀疑论(Skepticism),是一种认识论,是认识问题的一种态度,它拒绝对问题作随意的不够严格的定论,对事物的看法采取一种类于“中立”的立场,既怀疑“是”也怀疑“不是”。怀疑主义的反面是迷信,或更确切地说独断论。
-
2、嫌疑犯:(1)被怀疑的人;尤指有犯罪嫌疑的人
-
3、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又称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不同,依无罪推定的原则,除非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不然犯罪嫌疑人是无罪的。
-
4、存疑戳: 有疑问的邮戳。
-
5、犯疑心: 犯疑。
-
6、订疑考误:1.订正﹑考据疑误的文字。
-
7、九疑仙人:绿萼梅的别名。
-
8、疑疑思思:1.疑虑的样子。
-
9、智子疑邻:主人家看来,儿子是非常机智的,邻居的老人是非常值得怀疑的。通常拿来做交浅不能言深的世故教训。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
10、无疑而问:明明没有疑问却偏偏提问,形容没事找事或故意挑起他人兴趣。
-
11、一脸疑惑:疑惑yíhuò∶迷惑,不理解面有疑惑 ∶怀疑,不相信 ∶疑虑不安,犹豫不定
-
12、狐疑不决:(1)狐性多疑,没个决断。谓遇事犹豫不决
-
13、疑人疑鬼: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形容非常多疑
-
14、孝经疑问:古杂文,明姚舜牧撰。
-
15、迟疑坐困:迟疑坐困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chíyízuòkùn。
-
16、打破疑团:打破疑团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ǎpòyítuán。
-
17、失斧疑邻: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1、嫌疑:(1)猜疑;怀疑
-
2、问疑:请求解释疑难。
-
3、猜疑:(1)没有根据地怀疑别人;怀疑别人做事针对自己
-
4、怀疑:(1)心中存疑
-
5、质疑:(1)提出疑问,请人解答
-
6、蓄疑:1.积疑。
-
7、怪疑:1.骇异。2.惊异疑惑。
-
8、厝疑:置疑,怀疑。
-
9、着疑:怀疑;起疑心。
-
10、持疑:犹豫;迟疑。
-
11、沈疑:1.亦作"沉疑"。2.迟疑。3.欺诈。沈,通"抌"。
-
12、狐疑:(1)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后用以称遇事犹豫不决 (2)又
-
13、哗疑:1.喧哗惊疑。
-
14、蠲疑:谓喜明察而好狐疑。
-
15、矜疑:(1)旧司法术语,意为其情可怜,其罪可疑
-
16、赐疑:被帝王怀疑,见疑。
-
17、破疑:解除疑难。
-
18、思疑:犹怀疑。
-
19、九疑:亦作“九嶷”。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指九疑山之神。
-
20、睽疑:1.心怀离异疑惧。
-
21、眩疑:迷惑。
-
22、愕疑:1.惊疑。
-
23、无疑:(1)没有可疑之处,表示非常肯定
-
24、迟疑:(1)犹豫不决
-
25、洞疑:恐惧。洞,通"恫"。
-
26、兼疑:同时加以怀疑。
-
27、哃疑:妄言惑人。
-
28、游疑:1.游移迟疑。
-
29、设疑:1.犹设问。2.犹起疑。
-
30、恍疑:犹仿佛。
-
31、随疑:1.方言。随便﹔马虎。
-
32、恫疑:谓虚张声势,恐吓威胁。喝,亦写作'猲'。
-
33、滑疑:1.惑乱。《庄子.齐物论》:"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滑疑﹐乱也。"清谭嗣同《仲叔四书义自叙》:"嗣同顾好弄﹐不喜书﹐冀盖所短﹐时时诡遁他途﹐流转滑疑其辞﹐与当世大人先生辩论枝柱。"一说﹐滑疑犹滑稽。参阅闻一多《古典新义.庄子内篇校释》。
-
34、难疑:1.犹质疑。
-
35、存疑:(1)暂时保留疑问不做定论
-
36、胡疑:1.狐疑。
-
37、决疑:解决凝难问题;判断疑案。
-
38、阙疑:(1)把疑难问题留着,不做主观推论;存疑
-
39、积疑:1.多年的疑惑。
-
40、剖疑:剖析疑难。
-
41、犹疑:(1)见“犹豫”
-
42、怠疑:1.犹佁儗。不进貌。
-
43、夹疑:方言。怀疑;有顾虑。
-
44、参疑:混乱不分。
-
45、诡疑:1.佯装不知而故意发的疑问。
-
46、骇疑:惊恐疑惧。
-
47、南疑:即九疑山。山在南方,故称。
-
48、歉疑:1.疑惑不明。2.犹猜疑。
-
49、答疑:(1)对学习中的不解之处进行解答
-
50、断疑:1.决疑。
-
51、乖疑:1.错误和疑难。2.隔阂与怀疑。
-
52、烦疑:繁杂疑难之事。
-
53、冘疑:犹疑,迟疑不决。
-
54、置疑:(1)加以怀疑
-
55、见疑:1.受到怀疑。2.怀疑。
-
56、迷疑:1.迷惑疑虑。
-
57、驻疑:停留迟疑。
-
58、多疑:(1)疑心太重,好怀疑
-
59、咨疑:1.询问疑难。2.嗟叹诧异。
-
60、弼疑:谓辅佐君王之臣。语出《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可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
-
61、弃疑:排除疑点。谓善明察。
-
62、遂疑:犹决疑。
-
63、惊疑:惊讶疑惑。
-
64、生疑:(1)引起怀疑或疑心
-
65、犯疑:(动)起疑心:心里~。也说犯疑心。
-
66、浮疑:虚妄不实。
-
67、谳疑:1.议处疑难案件。语出《史记.酷吏列传》﹕"奏谳疑事﹐必豫先为上分别其原。"
-
68、传疑:谓将自己认为有疑义的问题如实告人。亦谓传授有疑义的问题。
-
69、危疑:怀疑,不信任;疑惧。
-
70、缺疑:1.谓对于疑惑处不作臆断﹐暂存不论。
-
71、滞疑:拘泥和疑虑。
-
72、阻疑:疑虑﹐疑惑。
-
73、群疑:1.亦作"群疑"。2.种种怀疑。3.众人的疑惑。
-
74、释疑:(1)解释疑难;解除疑虑
-
75、献疑:(1)质疑,提出疑问
-
76、相疑:1.互相猜疑。
-
77、涉疑:犹涉嫌。
-
78、张疑:1.设置疑兵。
-
79、起疑:(1)发生怀疑 (2)变成令人怀疑,产生疑心
-
80、俗疑:世俗人的疑惑。
-
81、惶疑:疑惧。
-
82、权疑:谓决断疑难。
-
83、忧疑:忧虑疑惧。
-
84、幽疑:暗中的怀疑。
-
85、然疑:谓半信半疑,犹豫不决。
-
86、心疑:(1)心里起疑;疑心
-
87、错疑:1.因误会而生疑。
-
88、回疑:迟疑不定。
-
89、稽疑:谓用卜筮决疑。泛指考察疑事。
-
90、解疑:(1)消除疑问,使清楚明白
-
91、止疑:安定。
-
92、惑疑:1.谓惑溺不明。2.疑惑,怀疑。
-
93、意疑:1.怀疑。
-
94、或疑:1.怀疑,疑惑。或,通"惑"。2.有人怀疑。
-
95、析疑:(1)剖析疑难
-
96、前疑:1.古官名。四辅之一。2.以前的疑问。
-
97、交疑:相互猜疑。
-
98、谘疑:1.疑问。
-
99、祛疑:(1)打消别人的疑虑
-
100、可疑:(1)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