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濡泃:亦作'濡煦'。 比喻人在困境中以微力相救助。
-
2、濡泄:濡泻。
-
3、濡沫:用唾沫来湿润。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语出《庄子.天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
4、濡湿:(1)浸泡,泡在水里或其它液体里;使浸透或泡软 (2)使湿;用水或其它液体浸透或弄湿
-
5、濡需:1.苟安一时。
-
6、濡养:养育,培养的意思。
-
7、濡缕:沾湿一缕。形容沾湿范围极小。引申指力量微弱。
-
8、濡沾:1.沾湿。
-
9、濡润:(1)沾湿;滋润
-
10、濡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
11、濡弱:柔弱;懦弱。
-
12、濡愞:软弱。
-
13、濡沃:滋润。喻施恩泽。
-
14、濡须:水名。今称运漕河。源出安徽省·巢湖,东流至今芜湖市·裕溪口入长江。古代当江·淮间交通要道,魏·晋·南北朝时,这里是兵争要地。堡坞名。
-
15、濡褐:指沾湿马衣。语出《左传.定公八年》:"主人焚冲,或濡马褐以救之。"
-
16、濡煦:亦作'濡煦'。 比喻人在困境中以微力相救助。
-
17、濡毫:1.濡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
18、濡染:沾染;受熏陶。谓描绘和表现。浸湿。常指运笔写字作画。
-
19、濡濯:古代给死人洗过头的脏水。
-
20、濡濡:1.湿润貌。2.犹沉湎。3.融洽貌。
-
21、濡迹:亦作“濡蹟”。谓滞留。驻足。喻出仕。见“濡跡”。
-
22、濡肉:1.煮烂的肉。
-
23、濡渥:1.湿润。
-
24、濡渍:浸泡。
-
25、濡溺:沉浸﹐沉溺。
-
26、濡霈:雨盛貌。喻帝王恩泽。
-
27、濡化:滋润化育。出自《剧秦美新》。
-
28、濡栉:1.沾湿梳篦。古代丧礼,死者如不洗头,即用沾湿的篦栉三梳而止。
-
29、濡鹈:语出《诗.曹风.候人》:"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郑玄笺:"鹈在梁,当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亦非其常。"后以"濡鹈"比喻享受高官厚禄﹑不理朝政﹑不称职的人。
-
30、濡翰: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
31、濡洽:犹沾润,施惠。
-
32、濡忍:柔顺忍让。
-
33、濡没:1.淹没。
-
34、濡墨:蘸润墨汁。谓用墨书写。
-
35、濡首:意思是沉湎于酒而有失本性常态之意;埋头、专心致志。
-
36、濡滞:(1)迟延;犹豫不决
-
37、濡迟:1.迟滞;缓慢。
-
38、濡头:1.濡首。2.谓头浸水墨中。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张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揾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后因以"濡头"为典。
-
39、濡浃:1.沾润。
-
40、濡写:因水湿阻于肠胃,脾虚不能制水导致的腹泻。
-
41、濡足:1.沾污了脚。指被沾污。
-
42、濡泽:沾润。喻获得恩惠。
-
43、濡尾:语出《易.未济》:"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孔颖达疏:"小才不能济难事,同小狐虽难渡水而无余力,必须水汔方可涉川;未及登岸而濡其尾,济不免濡,岂有所利?"后以"濡尾"比喻力不胜任,处境尴尬。
-
44、濡口:1.指濡须口。
-
45、濡如:雨露润泽貌。
-
46、濡须坞:堡坞名。
濡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濡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灌濡:1.浇灌润泽。
-
2、浧濡:犹盈缩。《管子.宙合》:'春采生﹐秋采蓏﹐夏处阴﹐冬处阳。此言圣人之动静﹑开阖﹑诎信﹑浧濡﹑取与之必因于时也。'郭沫若等集校引王念孙曰:'浧﹐当为逞;儒﹐当为偄﹐皆字之误也。逞与盈同﹐偄与緛同。盈緛犹盈缩也。'一说犹燥湿﹐或曰犹疾徐。均见《管子集校》。
-
3、洆濡:沉浸。
-
4、呴濡:1.犹呴沫。喻慰藉;救助。2.指吹泡吐沫。
-
5、沾濡:浸湿。多指恩泽普及。
-
6、洽濡:滋润。
-
7、涵濡:滋润;沉浸。
-
8、函濡:1.沾濡润泽。
-
9、垫濡:谓溺水。
-
10、辽濡:辽河。
-
11、渐濡:浸染,熏染。
-
12、歔濡:吐沫以相沾湿。喻人同处困境而互相救助。
-
13、咮濡:以嘴沾取。
-
14、浸濡:因受水渍而湿透。
-
15、染濡:染笔润纸。指作诗﹑写字﹑绘画等。
-
16、烝濡:蒸腾的湿气。
-
17、濡濡:1.湿润貌。2.犹沉湎。3.融洽貌。
-
18、滋濡:滋润濡染。
-
19、济濡:沾湿,使透湿。
-
20、温濡:温和柔润。
-
21、磨濡:研磨浸渍。
-
22、煦濡:温和;惠爱。
-
23、漂濡:飘洒沾湿。
-
24、喣濡:谓相互给以温暖和帮助。
-
25、柔濡:柔顺,含忍。
-
26、霑濡:沾湿。浸渍;湿润。谓蒙受恩泽、教化。
-
27、怀濡:1.谓感戴恩泽。
-
28、澍濡:雨水滋润万物。多用于比喻承受恩泽。
-
29、雨濡:雨水浸渍。语出《易.夬》﹕'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引申为教化润泽。